【独家】人大监督为医师队伍撑起权益保护伞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奏响了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

医师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医师队伍的能力和工作状态,与全民健康密切相关。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监督的视角聚焦这一重要群体,在4月底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专门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医师队伍管理情况和执业医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公共卫生医师是疫情防控的“守门人”。审议中,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公共卫生医师数量不足且呈逐年减少趋势,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与预防为主的方针不匹配”的问题引起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高度关注。

“报告指出的问题与我们在调研中所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表示,预防为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和健康工作始终不变的方针,但长期以来,重医疗轻“公卫”的倾向一直没有能够得到纠正。

自2018年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一些省份对包括疾控中心在内的各类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个别省份大部分地级市及所有县级疾控中心实行与其他事业单位整合的模式,部分归属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部分由政府直接领导,打破了过去自上而下的疾控服务体系链条。此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取消后,一些地方政府尚没有建立对疾控工作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疾控机构人员薪酬明显低于同级公立医院,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陈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围绕公共卫生医师和疾控人员稳定、机构设置和体系建设三个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性文件,重点明晰各级疾控职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的人员柔性流动机制,在目标考核、求职渠道和分配机制等方面做一些探索与创新。”

此外,与会人员还对完善医师激励保障机制展开热议。大家表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允许”的重要指示,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提高医师的职业尊严感和工作积极性。

“我特别赞成提高医师的薪酬待遇。”郑功成委员表示,医生在很多国家都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而这不应仅仅体现在一个“德”字上,还要与经济利益相关,主要用医生的合法收入作为激励,要坚决杜绝非法收入,同时还要消除灰色收入。

郑功成强调,一定要让医生高收入,并且合法化,才能让医师职业受到尊崇。在这方面,要鼓励优劳优得。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有一支活跃在乡村的“背篓医生”医疗队,用背篓背起医学仪器走进偏远乡村,把便民医疗送上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每天负责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测体温和提供医疗服务。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潺

“要让全科医生集中精力提供诊疗服务,提高基层门诊率和公共卫生的有效管理率。”陈竺指出,目前,基层特别是农村全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仍然不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预期不明显,全科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他建议,提高基层全科医师待遇,基层医疗卫生建设逐步从硬件投入转向软件也就是人才队伍的投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要设置全科医生岗位,明确全科岗位的职能分工,通过全科医生津贴、按劳分配、能者多得,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

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这些意见建议,目前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将通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执业医师法、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以落实,从而更好地保障医师权益,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张维炜)

编校:王岭、杨菲菲、侯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