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台机具在7条河道同步作业 成都武侯 “宜居水岸”工程全面复工

近日,记者在“宜居水岸”二期建设现场看到,整个工地夹杂着机械运转的轰鸣声和工人指挥施工的声音。平整河道、开挖土石方、建立围挡、运送渣土……成都市武侯区水务局与参建企业调集90台(套)施工机具在辖区7条河道、20余公里的作业面同步展开,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全体参建单位正开足马力推进“宜居水岸”一、二期工程建设。”现场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阶段工作任务分解到班组、到个人,将具体推进措施落实到点位、到河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增大机械作业量,最大限度减小工人返岗率低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工地入口,记者看到工人进出都需要测量体温以及登记和消毒。旁边还摆放着一排宣传展板,上面张贴着疫情防控常识、复工流程、安全知识等一系列流程和表格,每项都清晰明了。

为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早在复工之初,武侯区水务局督导企业坚决扭住“人防、物防、技防”三大重点织密疫情防控网,做到抓疫情防控与抓安全生产“两不误”。

参建单位在武侯区水务局的指导下,成立临时防疫机构,建立健全专职队伍,织密“人防网”。不仅制定防控应急预案,细化防控措施18条,还设置出入口防控、巡查防控、医护巡诊等专班,定岗定位、轮流值守,做到“自身不感染、不交叉感染”,有的放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物防方面,积极协调各企业采取购置、自制等方式储备防控物资、添置防控器材,保证复产复工安全顺利。截止目前,武侯区水务局多方筹措、支援施工企业口罩1500个、消毒液120升;各企业现储备口罩6730个、酒精455升、消毒液436升以及其他防控器材。

同时优化提升技术流程,配合“技防”,提升防控效果。督促企业每天定时消毒2次以上,严格落实车辆(机具)进入作业区登记并消毒,对职工进行早晚体温检测,全面推行分时段轮流就餐,并对返岗员工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做到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自2月下旬各施工点位相继复工以来,区内重大水生态项目严格落实全程跟踪、定期巡查和节点审查等制度,全面掌控工程进度、从严管控施工质量,力争将耽误的工期抢回,确保‘宜居水岸’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固投目标如期完成,助力全区经济稳定增长。”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截止目前,“宜居水岸”工程施工企业返岗400人,返岗率100%;河道管护公司返岗162人,返岗率100%;到位钢材1282.45吨、石材3455方,保证施工所需。

据了解,该工程是我区深入贯彻市委“中优”战略,严格落实“三降两提高”要求,为加快推进“两区三基地”建设提供宜人宜居宜业生态环境支撑的重要民生工程。工程于2019年4月动工建设,主要包含清水河(武侯区一侧)、黄堰河、三吏堰、栏杆堰、鸡公堰(太平寺护厂河)、肖家河、高攀河,河道全长约43.7公里,重点打造河道两侧生态环境,并对河道水质治理、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等进行同步打造。

武侯融媒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