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不舍、期待…是什么触动了这些湘潭儿女?

手中的红旗一直在挥着

动人的歌声一路在唱着

湿润的眼眶一直在红着

……

3月22日,带着红安人民的深深谢意、带着湘潭人民的深深敬意,湘潭市支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28名医护人员平安凯旋。

从2月11日领命出征,到3月22日胜利归来,这群英雄的白衣战士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也兑现了出征时平安归来的承诺。归来途中,他们感慨万千,一路有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感动、太多的不舍。他们将把这份宝贵的经历深藏心底,激励自己永远向前,不负身上一袭白衣,不负人民的厚爱与期待。

无悔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下午4时30分,长沙高铁南站出站口,离开一个多月,当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家乡的人民,湘潭28名医护人员自发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而这段时间以来,这首歌他们经常唱响,当红安县在院患者“清零”的时候,他们唱;在离开红安时,看到沿路一直相送的红安人民时,他们也在唱……

“这首歌最能代表我们的心情,尽管尚未取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但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能挺过去,因为我们有最淳朴、最团结的人民。”

医疗队队员、韶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春耕说,支援红安期间,每一天都被当地人民细致、热情地照顾着,让他无时无刻不温暖、不感动。尽管也有过疲惫、紧张的时刻,但他从不后悔当时报名出征的选择。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离开红安时,一向爱笑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呼吸内科主任曾礼华还是哭了。他说,回想在红安支援期间,无论是当地人民对湖南医疗队的信任,还是湖南医疗队整个团队的默契与彼此的关爱,都让他无法忍住眼泪。在曾礼华主管的病人中,曾有一位体重达100多公斤的危重患者,病情严重到一度濒临死亡。可经过医疗队的努力,最终硬是把他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现在这位患者每天还会给他发来信息问候。曾礼华说:

“有人问过我害不害怕,后不后悔,说实话一点也不后悔,不后悔来红安支援,更不后悔成为一名医生。”

不舍

“很感动,很不舍。”从早上8时起来到下午5时回到湘潭,湘潭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护师张婵的眼眶几乎一直是湿润的。她说,因为医疗队返程的时间直到3月21日晚才最终确定,加上21日下午,红安当地已经为医疗队举办了欢送仪式,所以自己以为出发时,顶多就是和酒店工作人员说声再见。可没想到,早上起来,拉开窗帘,看到窗外已经聚满了赶来相送的红安人民。张婵说:“离开的一路上,看到他们高举横幅,听到高喊感谢,眼泪不自觉地就下来了,觉得自己可能并没有做得那么好,可是居然能受到如此高的礼遇,这无疑将是我人生经历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我以后更好的工作,做一个更有担当的人,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人民看得到,祖国看得到。”

和张婵一样,湘潭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钟芳眼泪也流了一路。她说,回想起出征红安的点滴,有过害怕,有过紧张,可更多的是同事之间的关心、关爱。想到即将离开这片战斗过的土地,与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分离,心情就久久无法平静。回到湘潭,到达休整驻地时,钟芳看到了早早等候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因为尚在休整期,无法跟丈夫和孩子拥抱,5岁半的小儿子脸上满是失落,一直委屈地趴在爸爸怀抱里,钟芳看着有些心疼,可眼泪反而止住了。

“因为回家了,心里踏实了,我知道离痛快拥抱他们的日子很近了。”

期待

“一定还会去红安看看的,期待着那天早日到来。”3月22日,刚好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夏婧丈夫的生日,一大早,夏婧就给丈夫发去信息,问他需不需要带什么礼物,一向不善甜言蜜语的丈夫回答,你平安归来就是最好的礼物,这让夏婧很感动。夏婧说,在红安支援期间,尽管有苦有泪,但有这么多的战友一起并肩战斗,有红安人民的热情相待,有家人的鼎力支持,留下的更多记忆其实是快乐。她现在最期待的是疫情尽快取得最后的胜利,然后和家人畅快团聚,和战友再回红安去看看。

曾玲是湘潭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在红安期间,她也曾害怕,甚至一度会做噩梦,梦到自己和战友被感染。可尽管害怕,她却从不曾耽误分毫对患者的救治。她说,在患者最多、病情最严重时,一个夜班下来,她都不知道自己被着急的同事呼唤过多少次“玲姐”,参与过多少次抢救,但庆幸的是,最终患者痊愈了,自己和队友也平安。而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经过这场战役,曾玲除了期待最终的胜利快点到来以外,还希望能利用这次契机,加强对呼吸疾病的科普,更好地普及戴口罩、勤洗手等卫生习惯,特别是在冬春流感高发季节。

“因为事实证明,很多防护做法是有效的,希望以后疾病和患者都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曾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