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拿下大订单:职场商业如何面对“偶然性”,防“认知偏差”


字数 ▍1800字,阅读约4分钟

01 一次偶然性帮了卡内基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代首富,号称“美国钢铁大王”,也是最早一批的慈善家,包括捐赠很多音乐厅,但大家不太知道的是,他也是职场中最早一代成功创业的职场经理人。

卡内基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打工了12年,从小职员一直干到匹兹堡分部的总经理。在职场的后期,他就开始自己投资建厂,打工仔和老板同时做。

他创建了吉斯通桥梁公司,那时候北美大陆上的桥梁大多是木质的,南北战争中烧毁了很多桥梁,人们认识到铁桥的价值,加之铁路开始覆盖,桥梁的需求数量急剧上升。卡内基的吉斯通桥梁公司,是美国最早的一批制造铁桥的公司。

密西西比河的迪比克铁路大桥,是吉斯通公司的第一个大型桥梁项目,但竞争对手是实力更加强大的芝加哥桥梁公司。桥梁建造甲方的铁路公司,更看重有实力的芝加哥桥梁公司,准备把合同签给芝加哥桥梁公司。

卡内基不甘心,还是挣得了最后一次谈判的机会,当时,大多数桥梁公司都是用生铁建桥,而卡内基的吉斯通公司则是用熟铁,熟铁无疑更加坚固,但成本也更高些。可是,人们并不了解这个状况,人们认为铁桥比之木桥已经足够结实了。

卡内基在最后的商谈中,着重讲了这一点,“我们的大桥被船撞到,会弯曲,但不会折断,不会造成伤亡,更加耐用,虽然你们确实会为此多付出一些成本。”参会的人,包括董事长艾莉森在内,都摇头,最后的机会眼看着就要失去了。

这时,一个董事史密斯先生忽然说话了:“我想起来了,我的汽车前天撞到了一个路灯柱,我们知道灯柱都是用生铁做的,那个灯柱当时就断成了好几段,我的车却没有什么大问题。”剧情就这样反转了,卡内基拿下了这个大型桥梁的合同。

如果这个董事史密斯先生的车,晚撞三天,卡内基就会失去这份大合同。这虽是个偶然的事件,对于安德鲁来说是件走运的好事。当然在职场、商场中,也会有同样的偶然事件,只不过是倒霉运的坏事,比如史密斯先生真的晚三天撞了车。

一次偶然性,帮卡内基拿下大订单

02 三种“认知偏差”

职场中太多的人,被这种偶然性所迷惑,对偶然性认知不足,进而不能够认清自己,这对职场人的发展伤害极大。职场人面对“偶然陷阱”,有三种“认知偏差”。

第一种,夜郎自大型,是只注重偶然发生的好事情,没有看清这个好结果的偶然性。认为是自己的努力成果,进而自夸、自傲,将自己虚抬过高,远超自己的实力,结果摔得自然就很惨。可是,职场中专有一类这样的兄弟,从不看自己偶然发生的坏事,只看好事,并以此证明自己的成长。

第二种,悲观无助型,则恰恰相反,只注重偶然发生的坏事,妄自菲薄。这一类职场人,仿佛是天生的消极者,一旦看到失败的偶然事件,并不去分析是自己还是公司的问题,还是其他不可避免的偶然性,只盯着坏结果,要么自怨自艾,要么对公司怨声载道。

第三种,守株待兔型,把偶然性当成不奋斗的理由。将偶然性神秘化,那就是运气,持续的运气就成为了命运。

西方有一句谚语,“运气是有的,但不可依靠”,说出了运气的本质是偶然性。如果靠运气活着,那可就惨了,好运气不会总在,消极等待,结果就是坏运气缠身。所以,不论好运气、坏运气,只是职场、生活中的娱乐而已。

经典职场电影,印证三种“认知偏差”

03 持续做正确的事

我们看看,安德鲁-卡内基是如何看待这个偶然事件的,卡内基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要认真地面对每一件事,尤其是小事情,因为你不知道哪一件小事却决定了整个事件。二是但凡大事件,自己都要全程把握、参与。

持续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可抵御偶然性。人们更多的是看到成功者成功的结果,当然显示的都是好运气,岂不知细数他们的奋斗艰辛,也就是那些坏运气,就会发现整体概率上,这种偶然性的好与坏并没有太多的失衡。

卡内基的做法就是:持续做正确的事,忘掉偶然性,成功自然而然就会到来。

那么,如何识别偶然性事件?就是那些与你自己的工作、努力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不要把偶然性的事件,不论好与坏,说成是你自身的问题,是你自己长期努力或者不努力的结果,是你天生聪明还是资质太差的结果。

偶然性往往是你不可控制的,不论你如何努力,你也阻止不了地震。同样,疫情来了,人们因为隔离而对线上办公、在线医疗爆发出大量需求,和你的努力也没什么关系。

马云说,不乐观,不悲观,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单纯的偶然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要引发情绪的变化,正向的、负向的都是不正确的。

持续做正确的事,忘掉偶然性

欢迎关注赵猫猫砸职场,专注管理领域。品财经故事,学硬核管理,咱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