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医疗险"大热",最常见的6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严格意义上来说,会冲突的。

因为医疗险是报销型的,这份报销完了,其他的医疗险就不能再报销了。

除非是第一份医疗险报销额度不够用了,才会轮到第二份医疗险来报销。

所以,买保险是好事,但也别盲目下手,买了很多份。

买之前还是要了解一下能不能重复理赔,别白花钱。

今天小编跟大家科普下,医疗险常见的几大误区。

希望大家看完后,能选好医疗险,用好医疗险。

误区一:300万的保额比100万的保额要好

惯性思维,我们肯定会认为,保额越高越好。

我们买保险也是为了买保额,不过这一条定律在医疗险上并不是完全适用。

无论你买的保额有多高,医疗险都会遵循损失补偿的原则。

花多少报销多少,不会因为你买的保额高就多报。

住院花了30万,不管保额是100万还是300万,都只能报销实际花掉的30万,不会多报一分钱。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额花销就是重疾了。

现在一场大病花销,如果你想接受比较好的治疗的话,那至少要准备30~50万。

举个更极端点的例子,浑身烧烫伤,需要进行全身植皮,医疗费至少是上百万的,这种情况就是保额越高越好。

综上来看,高保额可以选择,但不是医疗险的必选项。

误区二:0免赔额一定比1万免赔额好

国家的医保有起付线,商业医疗险有免赔额,存在这项规定是很正常的,所有的医疗花销都是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报销。

误区三:可以续保到100岁≠保证续保到100岁

很多人买保险,都想保一辈子。

不怎么了解保险的人,看到这一点肯定会有误解,以为这款医疗险能保障到100岁。

但真实情况是,可以续保到100岁≠保证续保到100岁。

市面上主流的医疗险都是1年1续交,有最高保证续保几年的:

比如:(保证续保5年),(保证续保6年);

目前还没有发现,能保证续保到终身的医疗险。

能够保证连续续保的医疗险会承诺,在续保期间,不论理赔几次,都可以继续续保,保费也不增加。

误区四:普通门诊不给报销,就不是好医疗险

有些人会认为,如果普通门诊医疗险不能报销,也就没什么用了。

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如果理赔一点门槛都没有,感冒发烧的去普通门诊也能报销的话,保险公司会赔穿的。

像一些特殊的门诊,一些医疗险承诺也是可以报销的。

所以,用户还需要理性看待门诊报销这件事。

这一点很关键,不是在任何一家医院住院都可以报销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求公立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医院,在其他医院治疗是不能理赔的,在什么医院治疗,保单里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避免出现拒赔,我们在选择医院的时候千万不能任性,一定要到指定的医院就医。

误区六:医疗险什么病都会赔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被保险公司拒赔呢?

有既往疾病史:

·无法根治,经常复发;

在这种情况下,现去买一份医疗险来转移风险,保险公司可是不赔的。


[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为平安保险用户个人行为,如有问题请联系平安保险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