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年纪轻轻,他却引起了皇上和丞相的注意,以后该如何应对?

赵弘烨回到宫中之后,当即去往养心殿。

他必须先向皇上请安,并回禀此次去祖祠的经历。特别是他又在路上遇刺,幕后凶手至今未能查明,皇上和皇后得知后尤为担心。

养心殿的偏房中陈列着六张上好的红木桌椅,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山水画,画的上面是以金丝楠木制成的牌匾,上书“勤政亲贤”四个大字,笔力苍劲有力。

靠近门处的桌椅端坐着大昭国的两位重臣,一个是丞相高辅岳;另一个则是太尉陆南亭,他们都在等待皇上的召见。

脸颊消瘦,一双小眼睛的高辅岳抿了一口茶,轻轻放下茶盏,赞道:“嗯……好茶。”陆南亭也附和道:“这龙井应该是南方今年新贡的。”

陆南亭身形高大,虎目剑眉显得不怒自威,早年征战沙场的他显得孔武有力。

“不知太尉大人可曾听说今日太学院之事?”

“哦?不知丞相所说何事?”说完,陆南亭也放下茶盏,认真地看着高辅岳。

高辅岳作为一国丞相,身居高位,能让他说起的事,陆南亭显然颇有兴致。

高辅岳略侧身,小声地说道:“我听闻今日有人在太学院和公主的侍卫动手,一招竟击退了四名大内高手。”

“还有这等事情,不知丞相所说何人?”

陆南亭心中寻思:“也不知道太学院的哪位小后生这么大胆子,敢和公主的侍卫动手?”

高辅岳轻捋胡须,略瞄了一眼陆南亭的脸色,随即哈哈一笑。

“我还听人说,当时三殿下为此人说情,说他是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

听到高辅岳说道这里,陆南亭更加好奇,想接着听下去。

“三殿下祭祀祖祠返京途中遇刺,正是此人出手相救。年纪轻轻,武功不凡,日后必将大有可为啊!”

说道赵弘烨途中遇刺时,陆南亭脸色有些轻微变化,但深处官场多年,并没有使高辅岳察觉。

陆南亭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目视前方说道:“不知三殿下途中遇刺一案,丞相查得怎么样了?”

高辅岳看着陆南亭,哈哈大笑两声,说道:“太尉果然非比寻常,旁人听说此人一招击退四名大内高手,都是先询问当时情形,太尉大人却先关注案情一事。”

一招击退四名大内高手,显然不是陆南亭关注的重点。

早年随镇北王沐英平叛北方狄族,陆南亭在战场上无人可挡。关键战役中又手刃叛军首领。随后陆南亭进入朝廷,官运亨通,现已身居太尉,但陆南亭此时不过才四十三岁。

他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个人武功也非常高强。北军历来以彪悍著称,猛将如云,军士个个人高马大,孔武有力。军中举办的第一届比武大赛,陆南亭便拿下首魁,传闻陆南亭的武功达到了恐怖的七星级。

一招击退四名大内高手,对陆南亭来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自然没有特别在意。

赵弘烨遇刺事件消息传来,震惊了朝廷。皇帝更是特命丞相高辅岳亲自督察,奈何当时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且刺客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案也无从查起。

高辅岳接受诏令后,只是简单地派人去现场查看,安排沿路官府增兵保护,除此之外并无进展。

此时高辅岳见陆南亭问案情进展,有意岔开话题,但笑着说完后,忽然脸色一变,阴森的眼神直射陆南亭,从政多年的他自然有着很深的城府。

“不瞒太尉大人,此案现在没有进展,不知太尉大人可有线索?”

陆南亭没有直视高辅岳,只是低头喝茶,慢慢地说道:“皇上特命丞相查办,我一直在京都,又怎么会有线索。”

“依我看,想要此案水落石出,京都才是关键啊。”

高辅岳说着并用手指在茶桌的中间画了一个圈,紧盯着陆南亭。

“丞相大人高见!”

陆南亭刚说完,门外的走廊上响起了连续的“吱呀”声,赵弘烨坐着轮椅已经到了偏房门前,高辅岳和陆南亭起身行礼,一同说道:“参见殿下。”

“两位大人怎不去见父皇?”

高辅岳和陆南亭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执事太监说道:“殿下,皇上特意等你,这才让二位大人在此等候。”

赵弘烨作揖还礼后,说道:“那两位大人在此稍候,我先去见父皇。”

来到养心殿正堂后,皇上赵明轩坐在案前,把玩着一块精致的玉雕,案桌旁积压着不少奏折和官文。

“儿臣参见父皇。”

看到赵弘烨进来之后,他放下玉雕,欣慰地看着赵弘烨,对着他摆摆手,说道:“弘烨啊,快过来。”

皇上起身离开案几,四十四岁的他体型已经发福。

他刚即位时,朝政不稳,各地争相举兵起义,当时的他勤政有为,力压各地反贼。

常常在养心殿处理军报,有时一天各地传来的军报竟达三百多封,赵明轩都是逐一审阅,并与军机大臣商议应对之策,连夜审批。

平反各地叛军之后,又大力发展农商、漕运,减少臣民税赋。赵明轩多年励精图治,终于把这大昭国治理得国泰民安。

现如今,他显然没有以前的精力,处理朝政也是多依赖近臣。

皇上说完后赵弘烨手握轮椅轱辘,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赵明轩起身走过来,拍了拍赵弘烨的肩膀,笑着说道:“回来就好,见过你母后了吗?”

“儿臣回宫之后,先去给母后请了安。”

“嗯,听说你遇刺之后,你母后一直茶饭不思,她很是担心你。我已经让丞相亲自督查此案,一定要把幕后凶手揪出来。”

“此次儿臣有惊无险,多亏一人出手相救。”

赵弘烨接着把路上遇到兰羽,以及他射杀刺客一事一一道来。最后,赵弘烨请求皇上恩准让兰羽成为他的伴读。

皇上当即恩准,命人进行赏赐,并赞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你说的这个兰羽,下次带进宫来让我也见见。”

“是父皇。”

“好了,你先回去吧,多陪陪你母后,过几天就要和弘乾、弘景一同去太学院听讲了,要好好和师傅学。”

赵弘烨退下后,皇上又接着召见了高辅岳和陆南亭。

高辅岳说道:“皇上,万寿节马上就要到了,各地的贺礼基本都已送到京城,平西王进献的十匹汗血马后天就能到达京都。”

皇上听后笑了笑,说道:“这个老家伙,今年倒是大方一次,可他这大方也不是冲着我来的。”

高辅岳和陆南亭听完后,哈哈大笑。

平西王齐雨信是当今皇后的兄长,公主赵婉蓉和赵弘烨的亲舅舅,他自然是知道赵婉蓉酷爱骑马,除常规礼物外特意进献的十匹汗血宝马名义上是给皇上,实则是变相地送给赵婉蓉。

陆南亭也打趣地说道:“西部的汗血宝马很是珍贵,要不是公主,恐怕平西王也不舍得一次性就进献十匹过来。”

高辅岳也在一旁笑着附和道:“齐王爷这舅舅当得很称职啊。”

说完,这君臣三人一同大笑起来。

“今年除了各地派来的使臣,让京都七品以上的官员也都参加,一定要热热闹闹的。”

高辅岳回道:“是皇上,臣一定通知礼部安排到位。”

“对了,京都要多增派士兵巡视,万寿节期间不得出现任何事情。”

陆南亭回道:“近日各地进京之人非常多,是否要调拨细柳大营精锐,协助景盛加强九门巡视。”

陆南亭虽然身为太尉,主管军务,但拱卫京都的细柳大营他却无权直接调派士兵,要调兵必须有皇上亲授的虎符。

皇上来回走了两步后说道:“可以,但临时调过来的士兵统一让景盛指挥。”

“臣遵旨。”

皇上接着问到高辅岳:“弘烨遇刺一案,最近可有进展?”

“从勘查现场来看,并不能确定这伙贼寇是谁,臣安排当地官员搜索案发地方圆几十里,并无查到可疑人员。”

“弘烨已经回京,你们可以问问当时在场的侍卫,务必严加落实,查出幕后凶手。”

“是皇上,臣这就加派人员查清此事。”

“好了,你们都下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