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丨洗去粉墨铅尘,归来仍少年——豫剧艺术家曾广兰

前言


在春风十里的季节里回眸审视,

重新翻检那些细碎微温的文字,

与声色微暖的影像,

以期重踏征途,

依然《在洛阳》相见......

第一辑第六篇


New Arrival


兰香数十载 归来仍少年


曾广兰:

河南省商丘县人,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曾任洛阳豫剧二团团长、洛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洛阳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


代表剧目有“一桥二红”(《洛阳桥》、《红楼梦》、《红嫂》)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广兰曾因主演《红楼梦》,而轰动中原,一举成名;《红嫂》演出数十年长盛不衰;八十年代《洛阳桥》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为戏曲艺术片。

在四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曾广兰成功塑造了林黛玉、红嫂、耶律含嫣、白素贞、穆桂英等一系系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为戏曲艺术画廊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1959年,荣获河南省第二届戏曲汇演优秀演员奖;

1994年,荣获豫剧十大名旦“银奖”;

1995年,全国中老年戏曲汇演一等奖——“牡丹奖”,

2005年,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8年,荣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学会奖”。

“小孩子的时候是不能完全理解戏曲的,

但戏曲,

总是作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

默默依存在我们的心里,

静静地呵护着我们,

耐心地等待我们的成长。

直到经历无数世事之后的某一天里,

突然再次遇到它,才会领略到心灵最柔软的一个地方,

还有一种美丽的沉淀。”


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

感觉有一种似曾相似的触动。

因为,

我想到了因采访而新结识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曾广兰老师。


“柳眉腮红、

粉裙绣鞋,

小碎步盈盈走来,

掩面一笑,

尚未张口,

台下已是一片叫好声......”


对于我这个不懂戏的人来讲,

无缘欣赏到曾广兰老师唱绝四座、余音绕梁,在舞台上最美好的年纪;

无缘曾广兰老师演绎的林黛玉、耶律含嫣、白素贞、穆桂英、红嫂等一系列不同时代、性格迥异的妇女形象;

无缘曾广兰老师的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代表剧目“一桥二红”(《洛阳桥》《红楼梦》《红嫂》)。


但如今,

终于到了能够静下心认真听戏的年龄和心境,

再去品味曾广兰老师的戏,

再和曾广兰老师相识,

仔仔细细,听戏词婉约,看她眉目传情,

才突然感受到传统戏曲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

感知到戏曲演员用精湛的演技为我们传递的那种细腻传神之美。

今年80岁的曾广兰老师,

从14岁第一次登台算起,

已在豫剧舞台上活跃了六十余载。

年轻时,她专注表演,不断钻研和挑战自我,

出色掌握豫剧闺门旦、花旦、青衣、帅旦、老旦等多种艺术行当,

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成名后,她甘当人梯,致力于豫剧发展传承,

培养出一大批豫剧人才,

为洛阳豫剧事业发展竭尽全力;

退休后,她不离舞台,

还经常热心为农村戏迷朋友和社区孤寡老人义务表演,

以高尚的艺德、精湛的表演艺术,

被誉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从小就喜欢唱戏,

我这人可以说

为戏活了一辈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

一城一味,

一城一曲,

一城一故事。


怀着对戏曲不懂的忐忑和对曾广兰老师的陌生,我认真读过盛长柱老师写的《曾广兰的艺术人生 》,


仔细了解了曾广兰老师与戏剧相生相伴、坎坷曲折的经历,也从而知道了这朵生在豫东商丘的幽兰,是如何辗转成长,恣意绽放在古都洛阳。


讲起自己,曾老师像个小孩儿一样,笑得单纯质朴:她说自己从小就爱唱戏,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净想着唱戏,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看戏词儿。


说完习惯性地捂着嘴笑起来,一时间,让人恍惚看到当年那个调皮倔强满心满意坚决要去学唱戏的农村丫头。


后来,

从军、进剧团,然后又转业随单位到洛阳,

从早期的翻身剧团到后来的洛阳豫剧团,

从当年稚嫩清秀的小姑娘到了今天从容优雅的长者,住在老城,唱响河洛,

能演百十出戏却还是把《红嫂》一唱五十四年经久不衰的,

也许只有她了。


“我可不是卖艺嘞,

党培养了我、关心我、

给了我工资,

给了我好多荣誉,

我不报答党不报答人民说不过去,

我是为人民而唱的。”


《白毛女》、《 刘胡兰》,

《 将相和》、《 闯王进京》...

唱《雷锋》、唱《红嫂》,

唱《 红楼梦》、 唱《 洛阳桥 》...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形势,不同的演出创作。

当曾老师如数家珍一样,

一一为我们报出每个时期每部戏的名字时,

当她很认真的跟我们说,

“我们做演员的,

得讲究又红又专,

得有政治觉悟,

得为党为人民唱戏。

我现在都八十岁了,

还在排新戏呢,

唱的是习主席写的词《焦裕禄》,

我给大家唱唱吧......”


看着眼前一袭红衣满脸真诚的曾老师,

突然,

感觉内心激荡而感动,

或许,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能够理解这些话其中的深刻含义了,

可她们,

像曾老师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们,

却始终未曾丢却半点那种对党、对国家、对艺术的一腔赤诚,

这个,

才真的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文艺精神!





“我跟张老师

一九五七年结婚,

几十年了,

始终都是36度。”


见到已是耄耋之年的曾广兰老师,

我的第一感觉:

莫名觉得曾老师眉目之间依然少女,

不仅仅是因为她精致俏丽的妆容装扮,

不仅仅是因为她简单可爱的笑容神态,

更多的,

是能够感觉到她与爱人张敏老师在一起时候的那种简单纯粹的开心和看起来近乎依赖的娇俏,

甚至眼前会浮现出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闺房温情画面来。

任谁都看得出,

在岁月面前,

身边这位男人为她掩去无尽风霜沙尘,

爱她如宝,

护她周全......

张敏老师,

是洛阳豫剧团长期负责舞台美术设计制作的专业老师,

也曾任过洛阳市豫剧二团团长,

他和曾老师两个人几十年一同走过无数风风雨雨,

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直到今天,

两位还保持着相互欣赏、相互依恋,掩饰不住的深情款款——


曾老师告诉我们:

“张老师这人可好啦,

这么多年,从年轻时候就是我的‘贤内助兼后勤部长’,在生活上照顾我,在工作上帮助我,在文化上指导我,买菜做饭、照顾孩子、修改剧本.....

反正想到的想不到的活儿他都给干了,

我能专心表演取得成就那可都是他的功劳。”


张老师告诉我们:

“她这个人啊,

哪儿哪儿都挺好,

就是不太会照顾自己,

闲不住。”

说着,

悄悄跟我们正忙着跟拍曾老师的摄像说,

“她要不是脚前段时间受伤了,

可比你跑的还快。”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于是,

我想起来,

每次电话联系,

都是张敏老师周到细致的介绍和沟通;

每次外出演出,

都是张老师拿着相机坐在下面边拍照边念叨着演出顺序;

每次拍摄,

都看到张敏老师嘘寒问暖手拎水和零食对曾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

我们编导笑着跟手拉手走着的两位老师开玩笑,说:


“老师,你们知道你们这样现在用网络语说叫什么么?叫撒狗粮。”


两位老师听完,

互相对视一眼,

哈哈大笑,

一时间,

恍若

满园春暖花开。

在舞台上,

她是星光璀璨的豫剧表演艺术家,

在生活中,

她是和蔼可亲的老人。


她是故事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为爱痴狂的白素贞、英姿飒爽的穆桂英,

她是现实中依偎在爱人肩头、 徜徉在似水流年里的如花美眷。


她是历经风雨之后朴素而幽香的玉兰,

她是归来生活依然纯美如初的少年。

采访最后,

曾老师说了一句话:

“我觉得现在活着可有意思,可幸福!”

话语最直白但情感却极炽热,


我想,

人生本如戏,

如曾老师这般,

曾经唱过无数尘世跌宕悲欢离合,

最终走出故事,

走过光阴,

归于平静携手的烟火人生,

平平淡淡过日子,

温温暖暖度余生,

何尝,

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