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萦回的天堂——可可西里

梦中萦回的天堂

我曾是这山林中,一个寻路者;

见过桦树的渴望,也吻过它伤疤;

雨后喝饱的水洼,我来照镜子;

噢 头上招惹了一朵;

淡色的相思

——陈鸿宇

(《选自《犴达罕》)

by|凤凰网

梦中的归土,是一片纯净,梦中的那片归土有两个月亮,只因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安放在那里,便有了美丽的传说。有个格尔木的女孩写的作文题目就是这样,她写道,一个月亮挂在那片归土的夜空,另一个月亮在楚玛尔河里,那是太阳播撒的一粒种子;那个红月亮本来蛰伏在楚玛尔河漩里,被藏羚羊的呼唤声拽出来,挂在了雪山顶。

蒙语“神秘的美丽少女”、藏语“美丽的青色山梁”,译作汉语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可可西里”。今藏北“羌塘草原”,青海昆仑山以南,以及新疆同青藏交界地带,都是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就是青、藏、新三省区之间,那一块高山台地,它总面积有4.5万平方公里那么大,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屈指可数,可可西里算一个。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可可西里并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生命禁区”。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屈指可数。但是,可可西里算一个。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可可西里并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生命禁区”。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的一部分。偌大的可可西里之内还包含了:“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北昆仑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几大版块。

谈起可可西里“生命禁区”的来源,肯定要说的就是它恶劣的天气条件和自然条件。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平均海拔达到4500米以上的原因所以比较缺氧,空气非常稀薄,气压非常低,超出了人类的正常承受范围,并且气温也极低,夜晚更甚。

可可西里的保护动物

by|网络

这里的地貌情况非常复杂,泥潭、沼泽、沙漠、湿地在无人区里更是应有尽有,如果是独自一人来闯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话无疑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这其中的任何一样都可能要了你的命。

其次,除了恶劣的天气环境和地貌,它的另一方面危险则是来自无人区中不可知的野生动物。因为恶劣的生存条件,可可西里这片区域被称为“生命禁区”,人类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条件,可可西里无人区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藏羚羊、藏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无人区里都是存在的,如果单独遇到穿梭在无人区中的它们,甚至有可能丢掉命之险。虽然无人区十分危险,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可可西里无人区充满了向往。这些人单纯是对未知事物的向往或者敢于挑战,但更有一部分不法分子看上了无人区中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by|澎湃新闻

可可西里是藏羚羊最理想的栖息地,这里曾经无人打扰,它们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繁衍生息。然而,从十八世纪的某一天开始,可可西里的平静好像一下子被打破了。一时间,盗猎者蜂拥而至,开始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戮。他们想要攫取藏羚羊的绒毛,然后制成围巾,拿到欧美、印度等地贩卖。据说,当年的一条“羊绒披肩”可以卖到五万美元天价。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只在很短时的间内,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由十五万只锐减到五万只不到。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盗猎者出没可可西里,屡屡对藏羚羊实施伤害。为了保护这些生命有个人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就是任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为了阻止盗猎者的疯狂行动,索书纪长年累月地带着他的巡查队奔波于可可西里的各个角落。期间,他们挨过打,受过冻,但从未想过放弃。1994年1月18日那天,索书纪亲自押送一伙落网的盗猎分子。然而途中“罪犯”企图潜逃,悲剧终于发生了……年仅四十岁的索南达杰永远地倒在了月亮湖畔,走时仍保持着半跪持枪的瞄准姿,他的死引起了全国轰动。

by|网络

1996年,可可西里被列为青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第二年晋升为国家级。自2006年以来,可可西里再未听到过盗猎者枪声,藏羚羊数量从曾经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6万余只。

索南达杰便是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的原型,对电影的感叹、加之这里的神秘色彩,许多人对可可西里愈发的向往。迫于无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两地联合公告,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活动,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想要穿越无人区。

2017年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部分户外运动探险组织和个人对进入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活动感受它的美更为热衷,“越野车追赶藏羚羊”进入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栖息地,追赶藏羚羊群拍照,频繁发生。当地政府依法对涉事人每人处以1.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在这里呼吁人们将可可西里这片梦中天堂的宁静还给藏羚羊吧,可可西里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一场梦中萦回的天堂,但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生物来说,这就是它们的避风港,愿将一切宁静都归还于此吧!

参考文献:

1、《青海可可西里探索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融合管护》,中国新闻网,2018年7月7日;

2、《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生态文明·和谐草原)》,人民网,2006年3月24日,第16版,王宗仁;

3、《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它是天堂,是地狱,见证生命与信仰!》,博客,2018年7月27日,记录行者的故事;

4、《为什么说可可西里的无人区危险?说出来你都不一定会相信》,博客,2018年6月22日,三弄科普家。

《国家地理》

《澎湃新闻》

《中国图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