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在和平年代,不可能一个晚上就造就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省委组织部长的文章《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


做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标准答案。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优秀的领导干部,很大程度上靠自身素质。一名干部的基本素质、综合素质是否适合当领导,能不能胜任领导的职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能不能干好,并且可持续地走好,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要看自身的实践活动,因为领导活动说穿了还是一项实践活动,要靠在实践当中总结、提升、磨砺。现在市面上关于领导科学、领导力方面的书籍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希望通过阅读一些书籍、听一些这方面的讲座就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那是不现实的,近乎神话。原因是,当好领导不仅是一种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作为一门科学,领导科学有其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人们去探讨和研究,特别是世界观、方法论这两项至关重要。不管你在什么时期、从事什么工作、处理什么问题,世界观、方法论是管总的东西。这是一名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思想,也是时时刻刻都必须牢记的,否则,不仅谈不上领导水平,还会出现很多挫折和失误。我们回过头来看,哪一名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得好,他就会领导得成功,为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就大;反之,将是失败的领导,或是领导得失败。

一、领导是一种职业,并且应当成为最难的职业之一


领导是不是一种职业,能不能把它看成一种职业,学术界讨论得不是很多。但我总感觉到领导是从事一项活动,履行一种职责,有它的责、权、利及其要求和规范。我觉得领导是一种职业。

领导工作不是种庄稼,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不是做数学题,1加1等于2,2加2等于4。它是一个充满变数的领域,是一个遍布不确定因素的过程。做领导的除了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还要有比常人不同的眼界、境界、眼光,还要有比常人更宽阔的胸怀,还要有觉悟和奉献精神, 既要有激情还要有理性,既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

领导还是一个高危行业。一个地方交给你,一个部门交给你,你可能决定这个地方、这个部门的兴衰。说它是高危行业,是因为它充满许多可变因素, 还有很多陷阱。因为领导可使用的资源多,求他的人多,而求他的人会通过多种手段达到目的。许多领导干部出问题就是一个晚上的事情。大多数领导干部

一开始是得到组织认可、社会认可、群众认可的,而一出问题,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领导是个高风险行业。所以,有人讲,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 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体现自身价值,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用不好,就会危害社会,也会葬送自己。

综观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对领导这个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做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成功的领导相当不容易。领导是公众人物,人们一定会关注你。当好官,坏人一定恨你,因为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当坏官,好人一定嫌你,因为你贪污腐化,不讲原则,搞小圈圈、小套套。做领导要有个心理准备, 就是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拥护,场面上的话不能过于相信,大家看重你的权威、看重你的职务,都说你好,奉承你,说你有水平、本事大得不得了,这都是场面上的话,可要小心。所以说,许多领袖人物对自己的评价都是三七开、二八开,他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可能会获得百分之百的拥护。尤其是现在法制越来越健全、行政纪律越来越严明和规范,问责制和引咎辞职制在不断健全, 这就说明领导这个岗位、这个职业是一个非常难的职业。我想,如果真正有一天,领导成了我们当今社会最难的职业之一,那真是民族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


二、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领导


我们通常讲,做领导的应当是好人,这话是成立的。一个国家出现一个暴君,就会生灵涂炭;一个单位由一个坏人掌权,整个单位就会风气败坏、前途渺茫。领导应当是好人,但好人不一定都能够做领导,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名领导有他的成长过程,有他的专业技能,有他的综合素质,有他的自身要求。有的人是非常好的一个人,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优秀的工作人员,但不一定适合当领导,他没有能力领导别人。

做领导难与不难,关键在于一个自信与自觉的问题。许多人感到难,也有人感到不难。感到难,有两种情况:一种表明他对这个岗位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知道责任重大;另一种是他感到自身能力上有缺陷,或素质上有缺陷。感到不难,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觉得当官就是种资格,就是待遇,就是享受,无所事事,天塌下来他都不管,照样吃喝玩乐,潇洒得很;另一种就是领导经验非常娴熟,他摸出了规律,掌握了特点,有丰富的领导经验,还在不断地学习提高。

但我以为,做领导难与不难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信,二是自觉。


自信来自于实力。任何拼打都是实力的拼打,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拼打,说穿了就是实力的较量。自觉来自于自律和境界。领导干部没有自觉意识,没有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没有敬业的精神,没有那种对上负责同时也对下负责、对短期负责同时也对长远负责的要求,没有成为模范、成为楷模的追求,那是当不好领导的。或者说,当了也当不大、当不久、走不远。

优秀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沉着、自信,是因为他有比较丰富的经历,是因为他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是因为他有经验也有教训。领导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培养,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遇事不慌张。领导干部一慌张全盘皆乱,那里面就有一种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有些年轻干部总自以为是奇才,说有多高学历、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说比领导更高明。其实,单就遇事不慌张、从容处事一项你就比不过。特别是遇到非常危急、为难、复杂的问题你怎么处理,这是要靠经验、靠经历、靠综合能力的。千万别以为一个方案出来、几条原则定下,你就把问题解决了,没那么回事。


那么,到底哪一些人适合做领导?我认为,适合做领导的人要具备这么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是一个好人,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是善良的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谋划、盘算,并且打击别人、陷害别人,这种有品行问题的人就是不能用,要极大地限制他,公开与他斗争。当然,一个柔弱的“老好人”也当不了领导,因为他不敢与坏人作斗争,不敢运用批评的武器,也不会有追随者。


第二,专业能力强。当领导是要有专业能力的,得有些特殊的要求。


第三,有自我了解的能力。这一条很重要,我们有些干部工作搞不好,自己也痛苦,还有怨气,许多不是组织不公道、领导不公道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因为自我了解的能力太差。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有什么缺点,有哪些短处, 自己都清楚。但我们做了领导以后,到处是恭维、奉承、巴结、讨好的话,处处受尊敬。这个时候可要自我清醒,许多话都是场面上的话,切莫当真,自己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水平线。只有对自我了解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律能力,才会注重改进提高。懵懵懂懂、对自己没有确切了解和把握,那是做不好领导的,不适宜当领导。有些人当了领导干部以后,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 都吹嘘自己的光辉历史,炫耀自己的本领。这种领导,群众根本就瞧不起。自以为是,是领导干部最可怕的一种表现。


第四,要有战略思考。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能当领导。战略谋划是当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五,有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建立关系不是说你跟哪个领导同志建立关系网,而是要把团队建立起来,团队建立起来了,领导就是这个团队的旗帜, 你有教育别人的能力、引导别人的能力,这就是领导。


第六,要能协助别人成功。领导一定要心胸开阔。如果说这个领导是武大郎开店,怕别人超过自己,那这个领导是不会受欢迎的。当领导要善于发现人、培养人、提携人,你的部下能够超过你,是你最大的成功,是你最大的荣耀。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比较麻木,只顾自己,从不管下属和同事,这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你把自己的部下当做敌人、当做奴才,他们就不可能对你心服口服。多看下属和同事的优点、长处,学会欣赏别人,可以使自己在愉悦当中做领导工作,被领导者也会在愉悦当中不断地获得进步和提高。


第七,要有不断学习的热情。学习热情对一名领导干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天天讲的东西都是报纸上的、书上的,或者以前的、过时的,而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那就不可能受到人家真正的尊重。


第八,要具备沟通的能力。卡耐基说过,作为领导者,百分之十五靠专业技能,百分之八十五靠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九,能坚持原则。领导也是人,也会有一些人情世故,也有一些感情倾向,但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在不好处理、不好取舍的情况下,坚持原则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是当不好领导的。


我想,具备这几个方面特征的人,当领导是会很顺利的。


三、成功的领导者有什么样的诀窍


我们可以分析普通人成为领导者的一般经验,也许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迪。一是能够自我约束。二是拥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三是能够掌握专门的技能。四是善用他人的智慧。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最大的作用就是咨政育人, 从中受到启发,要让历史启迪现在,让现在继往开来。怎么来继往?继往就是总结过去。什么是开来?开来就是布置新的任务,向新的目标去奋斗。这讲的都是要善用他人的智慧。五是信守诺言。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立足都立不了, 更不要说当什么领导、有什么好的声誉。说话不算数,骗人,一次、两次可以, 多了谁还会再理你?人无信不立。六是视失败为动力。没有哪一名领导没有经受一点挫折,一帆风顺只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看到别人的只是他风光的一面、幸福的一面。有人跟我谈,觉得自己最痛苦,倒霉的事都落到自己一个人头上, 别人都那么潇洒、那么好。这恰恰是没有了解别人,也没有了解自己。其实谁都不容易。我们有些人,看到领导干部出门,坐着小车,带着秘书,很威风, 很多人鼓掌欢迎,有鲜花、美酒,很风光,但他内心的痛苦你知道吗?他受过多少煎熬你知道吗?只是人家没有向你倾诉、向你表白,没有显露出来而已。高处不胜寒,越大的官越不容易,方方面面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无官一身轻”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做领导干部要有心理承受能力,要视失败为动力。愈挫愈奋是领导干部很重要的一种素质。

要成为成功的领导,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这需要什么呢?


第一,要引起上级的注意。局面你控制得好,运转得正常,任务完成了, 然后出新出彩,这就自然会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不是去搞吹牛拍马那一套。第二,要成为消息和知识的源头。领导干部的信息对称非常重要。上下左右的信息都要非常清楚。信息不对称就会懵懵懂懂,就谈不上控制局面、完成工作任务、做出特色。要掌握工作主动权。会不会当领导,就看你能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第三,对自己的工作要始终充满热情。一名领导干部对工作没有激情, 不可能做出政绩来,不可能影响人、号召人。一个人不重视自己的工作,绝不可能尊重自己。一个不认真对待工作的人,他的工作肯定是做不好的。敬业的精神使人一生受益。敬业的人容易受人尊重,也容易得到提拔。我在干部学院经常给干部灌输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不管你是博士生、硕士生,以前在哪个单位工作过,都要立足于此时此地的人生,干好正在干的活,这才是最聪明的人。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那将会一事无成。虚假的东西不能当饭吃,你把那个博士头衔天天背在背上有用吗?没用的。靠功夫,靠实在的能力,靠你的活干得怎样。读书是为了干好工作,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道理很简单。第四,要敢于担责。不敢担责的人是做不了领导的,遇事这个也怕,那个也怕, 有了好事是自己的,出了问题都是下级的、别人的,那这个人还能当领导吗? 敢于担责,天塌下来自己先顶着,这才能造就一个好的班子和一支好的队伍, 才有真正的追随者,才能够当一名出色的领导。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我认为有两条非常重要。一是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标准的答案。情况在不断变化,自己就得与时俱进。你制定的很多制度、发展战略,对事业发展不适用的话就是一张废纸。二是稳健行事。稳健行事对于领导干部很重要。你自己犯法了,触犯法律、党纪了,那你还谈什么当领导?有些人容易忘乎所以,找不着北,不知道自己是谁,当了一个什么官, 就“小官大做”,以为世界上的真理都掌握在他手里,世界上的人就他最聪明, 为所欲为,爱怎样就怎样,不尊重科学,不按规律办事,粗暴,不民主,那不出事才怪。班子也好,同事也好,相互之间首先是同志、是同事,人格上永远是平等的。工作上有上下级之分,但感情上、人格上可不能奴役别人、高于别人。这一条要真正融入到灵魂里面。


四、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


在和平年代,不可能一个晚上就造就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必定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学会等待,学会积累,学会提升, 学会总结,学会抓住机遇。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就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知识素养。人的第一能力是学习能力。会不会学习,重视不重视学习, 善于不善于学习,对一名领导干部的成长关系颇大。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素养,特别要强调忠诚和责任。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人格力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这些方面要起表率作用。


作为一名青年领导干部,有很多优势,年轻本身就是优势。这对谁都是公平的,年老也是从年轻过来的。但年轻的时候也有难处,就是人家老觉得你不成熟,所以还是要靠自己。我觉得年轻的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这几条:第一条是要立足此时此地,干好正在干的活,心无旁骛地干活,千万不能好高骛远, 这山望着那山高,否则就糟糕了,世界上很少有免费的午餐。第二条是要克服浮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工作上要有儒家的思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生活上要有道家的思想,知足常乐,有一颗平常的心。第三条是要忠诚,守信用, 具有良好的品质。我认为简单做人、务实做事、廉洁做官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刻意追求人际关系。简单做人,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累。务实做事,廉洁做官, 你就会至少走得比较平稳。第四条是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站在人家的大厦和屋顶上干活,要好干得多。第五条是要学会适应,学会低头,不能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