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战“疫”复产组合拳 跑出交通发展“加速度”


复工复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二战场”。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吴江交通人主动作为,积极施策,靠前服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夺取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努力做好“交通答卷”。


冲在第一线 “战”在最前沿

吴江交投集团党员志愿者坚守吴江汽车客运站防控一线。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温馨祥和的新春佳节,一场全民战“疫”行动在吴江打响。


一声号令,全员行动。吴江交投集团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防控在一线,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他们组建的党员志愿者队伍联手卫健、公安等部门,接收从苏州火车站和苏州高铁站的返程人员,为他们核实信息、测量体温,再引导他们进入候车区。


每天,从火车站来到吴江汽车客运站的人员中有不少是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与他们面对面,感染病毒的概率较大,需要的是科学的防范和足够的勇气。


“我要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吴江交投集团员工孟海龙在他的战“疫”日记里写道。“虽然我还不是党员,我想将这份‘请战书’递交给党组织,希望能到一线最需要的地方执勤,为抗击疫情做好第一道防线。如果组织要考验我,那就让我在最需要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接受考验吧。”


与孟海龙一样,团员潘宏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与同事们并肩战斗在吴江汽车客运站这个“最危险的地方”


为了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大家轮流值守,即使到了夜晚,人员依然陆续不断。财务管理部经理周建荣只能困乏的时候眯上一会儿,继而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


很多返程人员为了回到吴江,长途跋涉,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情绪焦虑甚至哭泣。但志愿者们辛勤的工作和细致的服务,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一天凌晨,一对武汉籍夫妇来到吴江,他们近期未到过湖北,是从陕西回到苏州的。“在临别时,非常感激地对我们说谢谢,让在寒冷冬夜值班的我们倍感温暖。”孟海龙说。


公交公司的驾驶员们,同样责任重大、风险巨大

,在吴江汽车客运站返程人员的信息登记确认后,公交公司的10名驾驶员每天负责将返程人员驳送到各区镇、街道和社区。最可贵的是,这些驾驶员得知需要驳送返程人员后,都主动请缨,宁愿放弃休息,连续一个多月奋战在第一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吴江交投集团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为做好返岗返工运输服务工作,2月13日起,6条区镇专线公交率先恢复运营。随后,吴江区内的12条公交线路2月21日起也恢复了。截至目前,共有75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是2018年吴江区重点交通项目,也是吴江首个现代化城市综合性交通枢纽项目。作为参与项目投资建设的吴江交投集团,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敦促项目建设方备足防疫物资,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准备工作,并于2月21日正式复工。为了把延误的工期尽快补回来,承建方千方百计解决原材料供应困难问题,另外还通过点对点包车等形式,从连云港、巴中等非疫情重点地区接来工人。如今,每天有200多名工人及近百辆工程车在工地上作业,项目复工率达100%。


一年之计在于春。吴江交投集团正加快推进运输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  

  


24小时连轴转 他轻伤不下火线

费波在检查点汇总数据上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2020年春节的节奏,也打乱了区交通运输局党员费波的工作节奏。还没来得及到新岗位运输管理科报到,他就接到了奔赴常台高速吴江出入口开展疫情交通管控的紧急任务。


常台高速吴江出入口交通管控检查点是全区疫情交通管控任务最繁忙的检查点之一。自从1月31日奔赴检查点执勤,费波便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平均每天要查验车辆2000余辆次,人员4000余人次,到了高峰期,每天要查验车辆3000多辆次,人员6000~7000人次。”费波告诉记者,因为人手不足,他和其他几名常驻负责人经常是24小时连轴转,从早上8点一直要工作到第二天的早上8点。


记得有一次值班,费波碰到了一名疫情重点地区来吴的孕妇。“按照之前的有关要求,重点地区来吴人员一般是采取劝返的措施。”费波告诉记者,当时这名孕妇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如果劝返的话,可能因此耽误治疗的机会。于是,他现场协调公安、卫健部门工作人员,按照现场应急处置流程,通过120急救车将孕妇转送至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费波觉得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随着各行各业陆续恢复生产经营,外地返吴车辆和人员成倍增长,这也给检查点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尽量减小车辆积压对高速主线带来的影响,检查点根据车流量情况,及时增开车道。“车道开多了,意味着工作量也增加了。我们常常忙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费波说。


那段战“疫”的日子里,费波坦言,并不怕辛苦,最怕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到检查点的工作。前年和去年,他曾两次因胰腺炎住院,医生反复叮嘱他工作不能劳累,平时饮食需要清淡。而检查点连续的熬夜工作,让他的胰腺开始隐隐作痛。为了防止胰腺炎复发影响工作,费波每天吃的都是从家里带来的清粥。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他的血压又升高了,但吃完降压药,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防疫一线。“交通人的战场一直在第一线,在疫情面前就应该豁得出去。关键时刻,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不冲锋,谁冲锋?”战“疫”路上,无畏逆行的费波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费波的妻子与他并肩奋战在战“疫”一线。她是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产科医生,承担着疫情重点地区来吴产妇隔离产检的重任。虽然家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只能交给老人,夫妻俩心里始终觉得有所亏欠,但长辈们宽慰他们:“家里还有我们,你们安心去工作。”正是有了家庭的支持,夫妻俩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充满了动力,他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


这段时间,费波已经从检查点返回到工作岗位,但是他觉得防控还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运输管理科的科长,他把工作的精力放到了帮助运输企业恢复生产、组织和监督重点物资、紧急物资的运输保障等工作上面。他说:“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同样是在为战‘疫’作贡献。”   


他将两份工作“无缝连接”

池游(左三)指导交通工程项目做好复工复产准备。


提到区交通工程建设处副主任池游,同在卡口值班的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吃饭、休息最不积极。”池游总是说“你们先吃饭”“你们先休息”,自己则始终在工作,等到他吃饭时,盒饭早已凉了。尤其到了2月中下旬,除了值班,池游还要关注交通工程的复工情况,

常常是前一天还在高速出口值班,后一天就到了工程现场检查,将两份工作“无缝连接”


“年初三晚上我接到通知,初四进入了工作状态,初五赶到常台高速(G1522)吴江南出口的检查点。”“战役”一打响,池游忙得一刻没停过。他告诉记者,在常台高速(G1522)吴江南出口临时关闭后,他又去了常台高速(G1522)黎里收费站检查点,作为检查点的常驻负责人之一,池游每三天便轮到一次24小时的值班,“一天不合眼算不了什么,有太多的‘战士’在前线昼夜不眠,我必须站好我这一班岗。”池游说。


根据相关要求,交通工程不得在2月20日之前复工,交通工程建设处在2月15日前就研究起了复工问题。“项目的疫情防控工作怎么做、施工单位需要准备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好复工指导……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池游说,交通工程建设处根据省、市、区的相关文件,编制了一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并于25日正式下发到各施工单位,要求他们根据自身项目施工情况细化方案。“我们在编这套方案的时候也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让他们提前准备起来。”池游说。


“有了提前的沟通和准备,在交通工程建设处下发方案后,同里北联农业产业园连接线工程的施工单位当天就提交了复工申请。”池游一边介绍情况,一边翻开了同里北联农业产业园连接线工程厚厚的复工申请: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文件、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项目复(开)工报备表、疫情防控承诺书……申请文件足足有三厘米厚,25日收到复工申请后,当天交通工程建设处就完成了复工资料的审核


“26日我们就跟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一起去了项目施工现场检查复工准备情况,并对一些准备不到位的地方提出了整改要求,27日施工单位就上交了图文整改单。”池游告诉记者,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3天他们就走完了交通建设项目复工的流程。


池游表示,由于疫情,工程的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2月底,他们就为相关工程办理了全封闭施工延期申请。“接下来施工单位复工的人数将越来越多,我们会定期去施工现场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不单单查防疫,质量安全也不能丢!”池游说。


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岭(前排右一)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车辆进行信息登记。


524国道上的盛泽收费站于1月1日零时终止收费了,李岭却比以往更加繁忙。


1月25日,大年初一,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中,吴江区盛泽收费站站长李岭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马上赶到盛泽收费站……”


接到上级命令,李岭二话不说,与家人作了简短的告别,驱车直奔目的地。而此时,他的老父亲正生病住院,最需要儿子的陪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李岭将照料老父的重担托付给母亲和姐姐。


湖北特别是武汉的疫情开始暴发,病毒传染性极强。许多人对此产生了畏难心理,但李岭还是坚持冲在最前线,他说:“我是站长,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收费站的一头连着江苏盛泽,一头连着浙江王江泾,24小时值守不断人。


李岭像一只急速旋转的陀螺,高速运转起来,不仅要与卡口的公安、卫健等部门沟通协调、联合作战,还要为工作人员安排班次、采购各类防疫物资,甚至亲自到菜场买菜,解决大家的伙食问题。一天下来,至少也得走上万步。


“在卡口,我有种上战场的感觉,看到一辆辆车驶进来,不知道哪辆车中的人员会携带新冠病毒。”李岭说,“不仅如此,因为车辆太多,我们既要考虑有效疏导车辆,还要考虑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作细心大胆,体现人文关怀。有一次,一辆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车上有老老少少7个人,被安排到留检室等候检查。因为卡口工作量大,检查时间较长,其中的2个孩子又饿又渴,李岭特意让食堂为他们送来了快餐,这让他们十分感激。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卡口上的车流量每天更是络绎不绝。


“要开足车道,把车辆分流,不要让车堵住了……”


“要突出疫情重点地区车辆人员的检查……”


“把引导指示牌往前面放一些……”


在清晨的收费岗亭前,在飘着雨雪的车道里,在汇总信息数据的电脑前,卡口防疫管控一线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截至2月23日卡口撤除,通过524国道盛泽卡口入境车辆达4.2万余辆次,检测体温约5.9万人次。


在整整30天中,李岭无怨无悔,他带领收费站职工,联合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苏州吴江发布”政务微矩阵发布

融媒记者:邱纳 宋文怡 王凯悦

审核:王迪 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