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朗读者”

——记海安市李堡镇丁所小学一年级线上朗读闯关摘星活动


【江苏消息】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原本应该书声朗朗的校园,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静悄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但改变不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海安市李堡镇丁所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把客厅变成了教室,每天都能从他们的家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情感,让枯燥的线上学习变得有趣,享受读书的快乐,徐老师精心组织了一场为期一周的线上“朗读闯关摘星”活动。朗读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一二单元,从字词到句子,再到语段,难度逐级递升。从读准字音,到注意停顿,再到能像说话一样地自然,每一个要求都具体鲜明。

孩子们接到任务后,跃跃欲试。他们端坐于自己的书桌前,认真准备着。即使是在家里,也像在教室里一样放声朗读。因为他们记得:徐老师说过,读书时发音要清晰响亮,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

老师还说过:看好标点,注意停顿,不读破句。遇到难读的地方,一定要多读几遍。

徐老师还请来了南通市朗诵协会的唐老师,对大家进行“云指导”,教大家在读语段时,要开动脑筋,“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这样才能读出味道,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经过反复的朗读准备,孩子们走上了自家的“客厅赛场”,请爸爸妈妈当裁判,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再把自己的朗读提交到QQ群作业,请徐老师评一评。

有的同学发音很准,能注意儿化音、轻声和“一”字的读音变化。有的小朋友,能注意到问号和感叹号的不同,把不同的句子读出了不同的语气。还有的小朋友,声情并茂,把语段中的“唉”、小鸭子的着急读得惟妙惟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为期一周的朗读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大家的奋斗并没有停止。丁所小学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将继续努力,在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供稿:海安市李堡镇丁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