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里的新“班主任”?当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将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培训机构相继延期开学并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学,疫情防控期间,被网课逼疯了的家长们不仅要现学网课知识,还要对付宅在家里的“神兽”,本身已经够辛苦的了,要是家长网课群里一不小心还潜进来一头“恶狼”,就更让家长糟心!


伪装班主任进行诈骗

犯罪分子利欲熏心,无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利用部分微信群、QQ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步骤等漏洞,进入多个家长群,经过观察后迅速伪装成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骗取家长信任,要求家长扫描二维码缴纳学费、资料费、补习费、培训费等实施诈骗


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01


广撒网式秘密进群行骗

一些犯罪分子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利用学校、培训机构普遍开展线上教学、辅导的机会,通过广撒网式搜索“家长群”等关键字,利用部分微信群、QQ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步骤、群管理员疏于管理等漏洞,秘密进入多个家长群。


02


潜水、易容潜伏伺机行骗

犯罪分子进群后注意“潜水”观察,寻找机会迅速伪装成班主任或其他辅导老师的头像和昵称,骗取家长们信任,要求家长扫描二维码缴纳学费、资料费、补习费、培训费等实施诈骗,致使部分家长上当受骗。

03


单笔诈骗数额小但受害人众多

犯罪分子通常采用学杂费、教材费等名目收取费用,看似诈骗“单价”不高、单次在某一班级骗取金额较小,导致被害人不够警觉,甚至被骗后部分受害人没有报案意识。如一诈骗案中被害人每人被仅骗400余元,12名被害人仅数人报案。


04


多县市跨区域作案查处难度大

由于犯罪分子采用在互联网搜索进群的方式,导致诈骗范围不受地理位置局限。如张某某诈骗案中,被骗的5个家长群分散于山东、福建、江苏三省,地域跨度大。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实施交通管控,侦查机关调取相关证据存在诸多不便,导致部分诈骗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如何防范?


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

不要轻易拉人入群!

不要轻信转账要求!


1

擦亮双眼

对家长群中新加入的成员,要及时提醒群管理员,及时甄别核实进群人员身份,杜绝陌生人随意入群现象,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2

谨慎付款

延期开学期间,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份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台电视空中课堂及部分省份网络学习平台,并提供有关教材电子版、“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学习资源,均为免费提供。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收取其他费用。如果家长群里有发布收取费用的信息,要及时到学校网站核实或者与老师单独沟通核实,不要轻易给家长群中来历不明的陌生人汇款。


3

及时报案

一旦发现涉及诈骗的收费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各位家长,孩子们的事都是天大的事,在当下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你们既要做好自身健康防护,又要管好孩子们的学习学业,多有不易,我们感同身受。


公安机关是人民群众利益坚定维护者,我们始终和你们站在一起,依法严惩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好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