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创服装产业链,看申洲国际的“免疫”能力有多强?

服装行业一直都不是一个高毛利的行业,再加上2020开年的黑天鹅,对服装行业也是一次重创。但是纺织服装行业既是传统行业,同时也风潮迭起;既是高度分散,又能孕育巨头。在这次疫情之下,仍然有优质的、颇具稳定性的企业经受住了考验,通过产业链来看,服装企业产业链按参与角色可以分为上游制造商、中游品牌商和下游渠道商。


上游制造商中最稳定且突出的是申洲国际,长期来看,它还能带来超额回报。根据中信证券最新报告显示:申洲国际在疫情之下高确定性依旧,二季度迎来布局良机,维持“买入”评级。在股价大受波动的情况下,这是为数不多的维持增长的服装企业。


检验上游企业能力的关键在于两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与附加价值。成本控制能力是制造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附加价值是避免企业进入恶性价格竞争的关键。


上游企业中的龙头供应商申洲国际,在2月底工厂产能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的95%。由于疫情影响,申洲国际曾出现六连阴累跌16%,盘中一度低见89.05港元。其目标价也一度被评级机构下调,甚至降至“中性”评级。


目前申洲国际受疫情影响,盈利降低。短期来看,原料供给上比较充足;但是需求的不确定性加剧,申洲的产品大部分出口到海外,仅3成在中国内销,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预计2019-2020年为盈利增速低点。


短期看,“免疫”能力较强但也受冲击


申洲国际整体受疫情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看一个供应商抗疫情的能力,从短期入手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是复工节奏,申洲国际在大陆2月10日复工,在2月底产能已经恢复95%。另外由于东南亚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小,申洲国际还有计划在越南、柬埔寨再招3万人;


二是从订单生产节奏看,只有当疫情延续超过2个季度才有可能导致订单出现明显变动。这是由于绝大多数品牌供应链不够柔性,发生于1月20日的疫情,造成春季货品滞销,但是压力主要由品牌和经销商承担。品牌普遍提前2个季度订货,夏季订货也已经在去年完成,所以春夏季货品的订单能够调整的幅度比较小。短期疫情会影响品牌经销商对秋季订货的信心,但是还是要看疫情的发展趋势,如果结束较早,秋季订单受影响不大。最好状态是如若秋季再迎来补偿性消费,反而会有正面利好作用。


三是要看新客户的开发,申洲国际在订单调整过程中积极开拓新客户,尽力保证订单增长的稳定性。但是也要意识到,这一因素的不确定性是比较大的。


长期来,申洲国际的高确定性依旧


申洲生产链条完整,产能布局全面,客户订单有望集中。从产能情况看,申洲国际仍然面临产能瓶颈,订单需求超出产能供给,使得申洲国际业绩与终端市场需求波动之间存在较大的缓冲空间,短期终端消费需求下降对公司实际影响有限。


公司拥有一体化生产链条,能够保证稳定交期;另外海内外均有产能布局,海内海外能够根据疫情协调进行,当下国内产能大范围恢复,供应稳定;由于其比较稳定和弹性的供应链,在疫情期间很有可能吸引更多品牌商,市场格局变化,使得强者更强。


从公司核心竞争力来看,申洲国际研发和综合生产管理能力都比较强,拥有长期核心竞争力,产能逐步扩张带来业务稳定增长,随着全球终端消费需求变化,未来龙头品牌商会对供应商快速反应的要求更高,且中小型生产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稳定性受到挑战,申洲国际作为龙头,其生产稳定且交期短的竞争力凸显,订单有望集中。随着公司的产能扩张,业务收入依然能够稳定增长。


申洲国际在面料、研发和自动化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其面临的风险也是比较明显的:海外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客户订单波动风险;柬埔寨出口关税政策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