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成名作《我的父亲母亲》: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纯净的初恋

初恋是最纯净,最美好的爱情,不仅可贵,也是永恒的记忆。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一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初恋。

电影一开始就透漏着不一样的感觉——黑白色。

一名以第一人称称呼自己的男子,轻轻的讲述这一个美好的故事。



“我”在知道父亲去世之后,回到了老家。

母亲伤心的坐在父亲曾经教书的地方,回味着和父亲之间美好的回忆。

晚上,母亲在织布房里指着父亲的盖棺布。

“我”在母亲的房间里,收拾着父亲的物品。

一张年代久远的照片,一段久远的美好初恋故事也就此展开。

此时,电影的色调也从黑白色转为了温暖的彩色。



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在三十年前,父亲和父亲还是青雉的年轻人。

母亲招娣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子。

招娣的母亲给她介绍了许多好男人,但是招娣一个都不喜欢。

这天,村里要来一个教书的先生,名字叫做骆长余。



村里的女孩们都来看这位新来的教书先生。

在一众人群之中,招娣一眼就看见了骆长余。

他身上有着不一样的气质,只看一眼,招娣便喜欢上了他。

而骆长余,也看着招娣。

虽然一句对话都没有,但是一种莫名的情愫在两人的心里悄悄的生长。



村里要建一座教书的学校。

按照习俗,女人们不能干粗活。

工人们的午饭,是村里女人们做的。

招娣做的饭都是装在一个青花瓷碗里的,放在最靠前的位置。

因为大家规定,最靠前的那一碗饭是要留给骆长余的。



学校快要建成了,需要一块红布来套的好彩头。

招娣帮忙送去,她以为能够见到骆长余,但是没有。

她坐在小土坡的草地上,盼望着能够见到骆长余。

不仅如此,招娣每次打水,也总是去离学校最近的一口井。



她盼望着能够和骆长余再见上一次面。

招娣的一系列行为,骆长余都看在眼里。

在一次打水的时候,招娣看见骆长余也准备来打水。

本来已经打好水的招娣把桶里的水都掉进了井里。

可谁知来打水的却是另外一个人,村里的好心人非要帮忙。



招娣走到学校门口时,告诉骆长余要来家里吃饭。

第二天,招娣非常用心的准备着饭菜。

她照旧把饭都盛在那只青花瓷碗里。

招娣母亲知道她的心思,便和骆长余聊天打听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要走的时候,招娣对骆长余说明天给他做饺子吃。

可招娣没有等到骆长余,等到了他要走的消息。

尽管如此,骆长余还是来到了招娣家里,告诉她自己要走的消息,还送给她了一个红色发卡,告诉她自己会在孩子们放假之前赶回来的。

但招娣执意要把饺子端给骆长余吃。

可等她出来的时候,骆长余却已经走了。



招娣用青花瓷碗装好了饺子,跑着去找骆长余。

她跑得太快,摔倒了地上,青花瓷碗也摔碎了。

自从骆长余走后,招娣每天都会在路边等着他回来。

虽然青花瓷碗修好了,但是骆长余还没回来。



下雪的时候,招娣生了一场大病。

村里人也知道了她的事情,便托人捎信给骆长余。

这次虽然让骆长余回来看了招娣,但也让他和招娣有分别了好几年。

后来,招娣穿着红色的棉袄,终于在印满车轮印的路边等回了骆长余。



《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1999年的电影,称得上经典。

黑边画面和彩色画面将电影分成了两个部分。

黑白的是现在时,是父亲死去后,母亲对父亲的执念。

彩色是父亲和母亲青涩、纯真但永久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