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清明祭祀要注意防火安全

清明节是祭祀已故先祖和亲人的节日。阴间有清明节、七月十五上元节、冬至节,清明节是三节中祭祀逝者的第一个节日。

清明祭祀在古代就形成了传统。唐代诗人杜牧在安徽池州任刺史时,清明时节见到人们冒雨外出祭祀的情景,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诗。清明祭祀从唐代到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在每年的四月四日五日之间,2020年清明节是四月四日,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木繁茂,天气明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清明节是阴间人的节日,这天千家万户门上插挂柳枝,驱避邪气,预示迎来平安吉祥。

清明节在农村祭祀,有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的习俗,清明时节天气干燥,祭祀出入山林中,用火不注意,很容易引发火灾。2008年清明节,皖南某地有人在山脚烧纸引发特大火灾,山上十多人砍毛竹,被大火围困最后活活烧死,损失惨重,如今这个头还是光秃秃的,草木不生。

清明节我们到山上,可以带些果品,鲜花到逝者坟前祭祀,不要烧纸燃放鞭炮,以免引发森林大火,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