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捌贵益:搬到城里就是好

  3月15日晚,泸水市怒江新城城墙坝易地扶贫安置点3幢1单元202室,120平方米的新房宽敞明亮,各种家具一应俱全。86岁的捌贵益老人坐在客厅里,与前来家里回访的背包队队员王生龙一边看电视,一边拉家常。

  “爷爷,下来一个星期了,感觉这里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

  “还是这里好,什么都方便。就是刚来么,没有熟悉的老乡,整天待在家里,不太习惯。”

  “爷爷,这里人多,大多是傈僳族老乡。等您脚好些了,可以到活动室、广场走一走,慢慢就熟悉了。”

  住进安置点虽然才一个星期,但86岁的搬迁户捌贵益老人思想变化很大。

  捌贵益原居住在泸水市古登乡最偏远贫穷的腊斯底村。生活全靠儿子陆金三在陡坡地上种包谷维持,住的是简易的木板房,一年四季见不到几个钱。

  “山大山高,土地不好,辛苦一年,就能吃个饱饭,挣钱的来路一个也没有。”陆金三说,从老家走路去乡政府赶集,来回得走一两天。大家都希望搬迁到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去年11月30日,他家第一批搬到城墙坝安置点,可老人死活不愿意离开,说是身体不好,不会说汉话,下去了不方便,在老家住了一辈子,死也要死在老家。

  没办法,陆金三只好搭建了一个临时窝棚,让老人居住,让媳妇孩子先搬下去。搬迁动员背包工作队员没有放弃,每天到捌贵益老人窝棚,拿安置点新房子的照片给老人看,详细介绍搬到城里后的各种好处。

  “您的儿子在安置点附近干活,孙女到外地打工,孙子就近入学,儿媳妇在家照顾你们,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七天七夜,工作队员与陆金三在山上陪老人,耐心细致照料,不停地说服老人。“我听你们的,和家人住在一起好。”

  3月8日,捌贵益与工作队员、家人在老家合了一张影,依依不舍来到城墙坝安置点。入住一个星期来,老人的各种顾虑和担心正在一点点消除。

  3月14日,陆金三带老人去州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困扰老人多年的前列腺疾病也得到初步治疗。

  “想不到住进城里,会这么方便。我们有福气了,老了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生活。共产党‘阿克几(非常好)!”捌贵益说,搬来城里,他最担心后辈们没有什么事做,没有收入来源,坐吃山空,到头来连包谷饭也吃不上。

  “搬到城里就是好啊!政府什么都帮我们想好了,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希望子孙们好好努力,多学一些本事,好好计划,过上更好的日子。”捌贵益叮嘱孙子安心学习,不要惹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要永远听党的话,国家怎么说就怎么做。”

  据了解,腊斯底村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303户123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31户1011人。目前,已完成易地搬迁175户758人,其中整村搬迁有5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