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第一天!在云端,浙财师生这样开启新学期


新冠疫情阻挡了我们回校的脚步

但是阻挡不了浙财师生

“云聚集”“云教学”“云陪伴”的渴望

新冠疫情按下了返校上课的“暂停键”

却让浙财师生共同开启“云端课堂”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3月2日是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以完全网络教学崭新面貌华丽亮相的第一天,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线上教学准备充分、开展有序,师生积极性和互动性强,教学效果良好,首日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学校本科生共开课259门623个班共328位老师上课26928人次的学生完成了在线课程的学习。在未来的4天里,全校本科生共计729门课将会陆续开课,

14000余师生将会全部投身到在线教学中去,为了保障教学效果,超过70%的班级教学采用直播形式进行。

学校共开设研究生课程238门次,其中223门次将开展线上教学。“开学”第一天,全校共有58门次研究生课程进行了线上教学,其中依托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开展教学37门次,通过钉钉群、QQ群等平台开展教学21门次教学形式在变,学习热情不变,我校线上教学工作正通过网络平稳有序开展。


线上教学准备时

为了浙财“云大学”的顺利开学,教务处、研究生院牵头各部门开展头脑风暴,制定《浙江财经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程在线教学预案》《浙江财经大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研究生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预案以实现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为目标,对线上教学的工作要求做了总体部署。为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教务处、研究生院协同研究生教育督导组,通过加入线上教学课程群,采取线上听课方式,对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督导,并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帮助解决线上教学相关问题。

01

No.1多模式教学

教师们可采用MOOC教学模式、同步SPOC和异步SPOC等混合式教学模式、直播授课、录播授课和研讨(任务驱动)授课等形式,同时利用在线平台、钉钉、QQ等组织在线互动讨论,充分调动线上课堂活跃性,力争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识面对面传授、情感教育及育人等功能。

02

No.2 多方位培训

教务处结合学校在线教学现状和全面启动网络教学需求,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编发《互联网+教学指南》,为教师迅速了解教学模式提供第一手资料;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编发《浙江财经大学网络平台使用手册》(教师篇)(学生篇),同时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在线教学培训,全方位提升教师网络教学技能;教务处公众号推出“在线教学,你问我答” (教师篇)(学生篇)系列文章,贴心解答师生完全网络教学的疑问。


03

No.3 精准化管理

根据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表,各学院(部)根据本科教学计划实际制定本学院网络教学实施方案,每位教师都需要报备互联网授课方式,每一门课程都要在教务系统标注网络平台、班级QQ或者微信群号,其中也包括延期的实验课的安排。


线上教学进行时

浙财“云大学”,开学第一天,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堂在线等慕课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雨课堂、学习通、钉钉等各项直播工具频刷存在感,电脑、白板、支架等教具全面上岗。


老师篇

为了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各显神通,精心准备了各种教学道具,采用多种方案,确保在线教学不间断进行,确保教学效果不断线。课堂教学效果在老师们的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不断提升。


李金昌

统计学

童幼雏

财政学

宋晓清

公共组织财务与会计

董黎明

基础会计

徐敏

国际金融

沈渊

商务策划

陈明晶

电子政务


康莉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邱瑜毅

大学英语听说


罗季

抽样调查

王阿蒙

数据音频技术

熊亦冉

中外美术史

吴诗启

创业基础


首日“云开课” 老师有话说


李金昌

“天涯若同窗,云端共课堂”是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网络教学的“新兵”,在我看来,疫情是挑战,同时也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拥抱变革、探索创新的新机遇,是推进教学改革向前迈进的重要力量。在教学方式、交流空间的变化中,让学习研究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才是“以役战疫”的应有之义!

疫情虽然阻隔了师生面对面上课的路途,却打开了师生随时随地交流的窗口。配合网课平台,我与同学们在“钉钉课堂”相见,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教师点评、课后答疑一个环节不少,课堂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抛开上课时间的约束,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变得更便捷更活跃。

我始终相信,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教得如何”,学生便“学到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教师,一头担着国家的命运,一头牵着学生的命运。教学,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尊重每一节课和每一位学生。”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这几天,学涯湖畔湖畔的依依垂柳已添新绿,实验楼旁的满树玉兰已悄然盛放,校友林里更是春意涌动,我们的校园美丽依然、风景如旧。同学们,待到你们如约归来之时,让我们一起共赴大好春光、不负青春理想!


童幼雏

谁能想到在有生之年,我还能在专业课上开直播。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师生都有点懵。经过1个多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和学生在线上“云相聚”了!(此时应有掌声)虽然跟往常一样的时间起床准备,但是内心的忐忑却远胜于站在讲台上时的状态,深怕直播间里翻车!(此时,跟自己说三句:别怕!稳住!问题不大!)

幸好,学生们都很乖,按时进入直播间。

不曾想,原先准备好的“慕课堂”问卷和课题习题完全没有机会上阵。因为微信小程序连我自己都进不去。服务器过载了…… 反复尝试了1分钟,果断放弃!开启plan B!直播间里语音调查!“有听说过的扣1~” 刷刷刷地满屏的1,这直播间的节奏带得稳稳的!对于习题,开启屏幕分享模式,进入慕课堂后台,直接放出题目,让学生们互动框中回复答案。

计划没有变化快,要想稳住不翻车,多套plan是标配。今天,依然是老泪纵横的主播童想念学校的一天。


宋晓清

3月2日,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宋晓清通过QQ群课堂给本科生上《公共组织财务与会计》课程。为了上好直播课,他在做好通常的备课工作之外,还事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课程,并学习了网上的各种在线授课教程攻略。经过比较,他最终选择了QQ课堂直播+雨课堂录播备份的模式,顺利完成了在线直播课程的首秀。为了教学效果,他还特地穿上正装进行直播,以保持在家上课的仪式感。课后,他如此总结首次在线授课的体会:初次在线授课,仿佛又找到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感觉,紧张而兴奋。特别是面对屏幕讲课,少了课堂授课的那种和学生及时互动的感觉。后来通过群聊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逐渐适应了这种授课方式。在QQ课堂直播时,中途中断了一次,但是根据事前学习的网上攻略,换了一种屏幕分享方式,顺利完成了余下课程。新冠疫情倒逼教师走出传统教学方式的舒适区,虽然短期需要花费精力适应,长期来看也是驱动我们加快养成新的教学技能,适应线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董黎明

1.需要有充分的预案。预备不同的平台,包括雨课堂,QQ平台,钉钉平台,并经过试播,可以满足上课要求。今天上课前进行测试,雨课堂有拥堵,若干学生无法加入,果断退出。然后进入钉钉直播,系统较为流畅,学生进入也很快,整个直播过程比较顺利。

2.直播上课和平时上课最大的区别在于互动的缺失,需要在上课过程中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状况。通过问题的回答,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鼓励。连麦的方式效果也不错。


徐敏

下午两节课进行顺利。讲课直播和录播都进行了,网络很给力,在中间个别同学反映小卡1次,很短暂。

体会:1.细分知识点,一个个讲,经常停下来问问学生。2.教学内容事先录播3个视频,合计65分钟。直播最终没讲完,留了一部分下周讲。直播上课,学生反应会比课堂要慢,需要留足和学生的交流时间,以便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马汴京

1.我用的是QQ共享屏幕,简洁好用。

2.不用跑到学校,省时省力。

3.只开音频,就像跟朋友打电话分享见闻,比较轻松。

4.互动比教室上课踊跃,由于全面PPT,可以借助手机看反馈。


沈渊

今天是学校停课不停学的第1天,在学生们积极配合下,我顺利完成了《商务统计与软件应用》与《商务策划》两门课的直播教学,学生出勤率100%,直播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现向大家分享直播经验。

1. 直播软件选择。直播前,我测试QQ直播、钉钉直播、学习通等软件,考虑到直播的通畅性,最终选择钉钉直播。今天上午近4小时直播,没有卡顿现象。

2. 硬件要求。笔记本电脑,耳麦,有限网络。耳麦声音效果好,外界杂音少,学生听课比较愉悦。网络是直播前提条件,除了对网速要求外,网络的稳定性很重要,无线WIFI有断网现象,因此有限网络能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3. 直播中的互动。双向沟通是有效沟通重要环节,直播需要师生互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商务策划,必须开展互动教学。因此,今天的直播中设计一些提问环节,例如关于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我提出一个在下沙高教园区开设一家咖啡店假设的创业项目,要求学生考虑这个创业项前提准备、选址、融资、团队、运营等,学生通过“钉钉”互动面板踊跃回答,达到预期目标

4. 直播管理与技巧。通过发起签到,以及直播结束后的直播基本数据导出,可以考核学生出勤率;第二,直播过程中的互动,便于了解学生听课投入情况;第三,老师适时“出镜”,让直播更加具有亲和力。


孙洁

开学第一课非常顺利,提前10分钟开始直播,放点轻音乐,和学生聊聊天,等到8点5分准时上课。虽然对着电脑上课感觉会有点怪,不过当同学们打出一堆1表示听得清楚,语音顺畅时,就立马进入上课状态,三节课全程流畅,每讲授一个知识点后就在线发布课堂练习,通过互动面板和连麦与学生实时互动,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我采用了通过学习通平台提前发布教学知识点,通过钉钉直播给学生在线上课和答疑的方式,相比较而言,钉钉直播网络比较稳定。我觉得线上直播还是挺好的,直播回放可以供学生再次观看,老师也能通过回放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同学们表示这样的上课方式很新奇,也能很快适应。


王阿蒙

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自己有一天也会在屏幕前直播上课,却没有想到是在今天的情况下,以如此的方式。3月2日上午10点40分,我坐在家中的电脑前开始了第一次网络直播教学。我选用的是钉钉软件,打开直播,眼睛钉着电脑镜头,偶尔扫一眼手机上的直播界面,讲课程、提问题、再不时来个双击666带点网感,提提神。从开始紧张,到慢慢放松,最后也就放开了。最近,看着各种疫情的报道,一方面为灾区和时坚忧心,一方面我也想,当困难降临,被困难打倒了,就是灾难;战胜了困难,就是机遇。祝祖国早日战胜疫情,不段完善,走向文明和强盛。


陈明晶

使用直播授课在当前形势下非常有效,讲课图文并茂,听课可以及时反馈,教学过程记录方便、全面,学生对直播的形式也乐于接受,并且愿意通过视频互动,参与教学过程,效果很好。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即使学校复课了,这种授课模式作为“互联网+教学”的有效实践,依然可以小规模采用。


邱瑜毅

在特殊时期用不一样的方式给学生授课,让我对教学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不仅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帮助作用,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与时俱进地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的重要性。

在授课环节,完善的在线平台和充分的课前准备让整个授课过程流畅顺利。虽然无法像课堂那样与学生有面对面的交流,但稳定的直播平台保证了在线课堂的教学效果。在线学生的统计和签到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发言申请”分享自己的心得、回答老师的提问,也可以通过“教室留言栏”直接写下自己的想法,给老师及时的回馈,实现了在线直播的互动交流和实时沟通。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所特有的视频和音频播放要求也得到了较好的满足,播放的效果让人满意,让课堂充满了趣味性与知识性。


康莉莹

第一次QQ直播上课,既陌生又紧张,但也顺利,体会如下:

1.课前做好试播,调好设备,确保直播顺利

2.教学文件准备充分,包括教材、课件、学生名单等,并做好直播出现特殊情况的预防措施,如课后预习、阅读材料及作业等

3.要求学生进直播间改真名,方便在线统计学生到课率

4.加强教学管理,设定班级学生管理员,负责课前在班级群通知提醒上课时间,课后在线统计到课人数。

5.还是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如用QQ直播,如何链接网络资源、视频等。


吴诗启

我的《创业基础》课程采取MOOC+QQ直播+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线上教学活动。虽然线下的翻转课堂改到线上进行,但我认为只是沟通的形式有所改变,以学生为中心、问题驱动、做中学等教学理念是共通的。总体来看,网络流畅,线上翻转课程框架基本稳定,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距离感确实很明显,互动受到很大影响,也有学生因为设备问题被迫沉默,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

教学过程中,我督促学生课前观看智慧树平台MOOC课程,阅读出版社提供的免费在线教材,并就教材设计的讨论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在QQ直播阶段,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连麦的方式就主要的知识点和案例阐述看法,继而展开交流,解疑答惑。课后学生需要在智慧树平台提交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形式和线下翻转课堂相同。


学生篇


长夜将尽,寒冬已过

抗“疫”曙光初现

让我们在浙财“云大学

”在“云端”

进德修业,与时偕行

静待学涯湖边的春风









首日“云听课” 学生有话说

数据与科学学院18经济统计学李苗苗《数理统计》:

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虽然可能会有些不适,但是很方便和老师进行沟通,有些问题在看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进行提问。


法学院19法学6班林姝含《近代史纲要》:

疫情期间,学习不停歇。网络直播课程,老师线上教学,方便快捷;学生线上交流,快速解决问题。


艺术学院18艺术1班罗一啸《毛泽东概论》:

第一次尝试线上教学的方式,比较的新颖,老师们也非常努力的调试各种教学平台,以期给我们最好的教学体验。


金融学院18金融3班倪思敏《统计学》:

线上上课很方便,只要有手机电脑就可以上课。另外,线上上课可以回放等,有疑问或者没听清时可以无限回放,利于教学,而且避免了因为没听清而不好意思询问老师的情况。


会计学院18财会6班陈雨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次在家里上直播课,为了能让大家正常上课,这段时间老师也在积极和我们各APP的交流使用感受,而且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上课前就布置我们做好课前预习任务,前两天还在群里发了课件。虽然在家里学习氛围没有在学校那么好,但还是会认真对待。期待早日开学。


工商管理学院19工商3班贾杭欣《管理学》:

今天是上网课的第一天,同学们还不是很清楚流程,开始的时候很坎坷,我心中也很忐忑,还好老师的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高度配合让我渐渐找回上课的感觉。开学第一课虽然没有十分顺利,万事开头难,相信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会越来越熟悉线上教学,也为了返校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经济学院19经贸2班黄智怡《大学英语听说》:

虽然没有教科书不太习惯,但是有老师的PPT与线上讲解,依然能学的有滋有味。


人文与传播学院19人文1班李健滢《英语口语与听力》:

停课不停学,在家一样可以认真的学习。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了完备的网上学习资源,相信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


公共管理学院19公管1班石娟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课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得心应手的我可以重复观看老师上课的画面,可以截屏,录屏来实现我对重点的勾画;如临大敌的我实在抵制不了其他东西的诱惑,导致我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象中的东西确实很美好,但当我真正实践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不足。无论怎样,线上的学习也是为了我们,我会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克服一切之难,认真学习。


外语学院19外语1班薛秀旎《英语语法》:

从刚开始的各门学科老师选择平台工具,后进行不断的测试和调试,这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今天早上进行了第一节的网课,语音流畅,成像也比较清晰,同学们在评论区的发言也很积极。虽然一定程度上难以真实地还原现场教学,但对于“停课不停学”的现状,确实是较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比较方便快捷。最后祝愿春天早日到来。


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19信智3班杨钦钦《大学英语读写》:

和老师在网络课堂中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完成平台上的课程任务是一种全新的方式,虽然还需要磨合,但很开心我们开始恢复上课了,老师非常的负责,同学们也很认真积极。相信我们马上会在校园里相见。


财政税务学院19财税5班李诗雨《宏观经济学》:

这个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大家隔离在家,原本的开学计划也不得不延后。但战“疫”不减凌云志,停课不减好学心。3月2日开始,我校2020年新学期如期线上授课。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们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他们乐于教学,勇于尝试。他们基于在线教学平台通过MOOC、直播、录播等教学模式,辅以微信群、QQ群等实现与学生跨越空间阻隔的深刻教学互动,积累了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学生们按照课表时间,准时通过手机、电脑等线上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使这个假期充实而有意义。没有不能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相信疾病肆虐的土地下是破土而出的春天,相信疫情战争的胜利是终将到来的未来。


来源 | 教务处 研究生院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