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邱晨,网友评论风向一致,《奇葩说》曾经观点引发热议

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下午,人民日报罕见发声,正面刚了一位曾经因为巧舌如簧走红网络的"知名辩手"。在这段评论文章里,人民日报言简意赅的一针见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在综艺节目中是非常少见的,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网友风向言论出其一致齐整,已经播出到第六季的《奇葩说》曾经的很多观点引发网友热议。

对于年轻人来说,年轻的时候都觉得叛逆很酷,质疑一下权威,辩驳一下网友们关心的问题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于是这几年就诞生了像《奇葩说》、《吐槽大会》等辩驳类的综艺节目,旨在找出华人圈里"最会说话的人"。节目里令人啧啧称奇的观点屡见不鲜,为了节目效果,很多观点和表达方式,还有节目主持人的整体服饰外形难免比日常生活中要夸张奇特,每一期节目播映完成后,其中很多话题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部分观点都一直存在争议。

做自己到底是不是自私?

现在的90后和00后与老一辈人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老一辈总是想着国家,儿女,朋友,事业,但是年轻人不同了,他们有着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加高层次的教育经历,随之而来的,他们越来越愿意抛开世俗做自己。做自己到底是不是自私?其实就是抛开前题谈结果,和抛开剂量谈药效一样,纯粹就是伪命题。例如在这次疫情面前,如果医护人员都先做自己,谁来做逆行者?

哪一种日子过得开心,选他就行了?

我们看港剧都会记得一句经典台词,那就是:做人呢,一定要开心。这句话虽然没错,但是做人却是不一定因为哪一种日子过得开心就选择它。例如学生们如果选择开心的日子,那么十之八九会想要天天打游戏开黑,看直播谈恋爱,谁还会去刻苦学习?这个辩论的观点如果把控不好,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移花接木,带偏年轻人。

像对朋友一样对父母?

父母可以和朋友一样对孩子们,但是孩子们能够像对朋友一样对父母吗?一方面父母生活经验确实比我们丰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决定肯定比我们完美周到,他们养育了我们,将最好的全部给到我们,你的朋友能做到吗?所以,你还要像对朋友一样对你的父母吗?

用颠覆的方法可以传递正能量吗?

这个观点网友风向非常一致,因为在很多网络实例中,如果你觉得你想要表达的是正能量,其实还需要依据社会法规正常传递,而不能违反秩序逆行传达。违法秩序的颠覆是可怕沟通习惯,因为一旦社会秩序在年轻人心目中轻如尘埃,颠覆背后真正的魔鬼就会随之而来。 观看这种辩驳类的节目真是烧脑,随时随地在节目中还得自己和自己头脑风暴,希望在网络热议中,我们的思想会越辩越清醒,千万不要被带偏了方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