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的地产人想换工作,可40%越跳工资越低

“哪些房企还有招聘需求?

哪些地产岗位具备竞争力,仍在热招?

哪些地产岗位需求减弱?

行业薪资水平有无大的变化?”

不论你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还是一名在职社畜,抑或是正艰难跋涉找着新东家的求职者,又或者是安心工作的地产人。

上面这些都会是横亘在你心头眉梢的一道道疑问题,为了解除大家的困惑,明源地产研究院特地做了一期调研。本次调研一共获取近1100份问卷,在职地产人中,90%表示目前的工作压力大,69%想要换新工作,甚至有一些地产人想转行。

如果说房地产行业是一座围城,无论你想进来还是想出去,都有必要了解下当前地产招聘市场的一些变化。

01

促回款,赶工期

营销工程类岗供需两旺

销售岗、工程相关岗、策划岗成为三大热门求职岗位,这三类岗的求职意愿占据了一半以上。而这个结果,跟一个人力机构调研的当前地产热门需求岗位:策划营销类、置业顾问、土建类岗位恰好吻合,这显示着营销、工程类岗供需两旺。

地产人求职意愿岗位

但这一需求结果跟2018年、2019年一季度的岗位需求有很大区别。

2018年投资岗一度火热,但进入2019年,调控力度加大,很多房企停止拿地,投拓岗的好日子暂告一段落。好不容易到了2020年,很多房企准备大战拳脚开始新一年,结果突遇疫情,房企销售普遍受到重创。

根据克而瑞2月份的房企销售数据统计,百强房企单月全口径销售额3243.3亿元,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销售额都大幅降低。

同时今年又是偿债高峰年,压到销售肩头的担子着实很重,能创造回款的置业顾问需求渐渐猛烈起来,有top10房企的人力反馈,其公司大部分岗位停止招聘,但唯独置业顾问岗仍在大量招聘中。

同时因疫情而出现的线上销售形式,对创意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之前不受重视的策划开始进入话语中心,市场上的需求也更为密集。同时市场对策划的招聘要求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更加注重对新渠道,新玩法的了解,如一家房企对于地产策划的任职要求:

①熟悉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运行规则,有运营经验者优先;

②会剪辑视频者优先

此外虽说工地上赶工期是家常便饭,但今年叠加疫情影响,各家房企工地复工时间普遍晚,较于往年差不多晚了15-30天。所以目前很多项目需要赶工期,实现早供货,多供货,为销售做好货量供应,一定程度上造成这类岗位目前需求量较大。

02

整体岗位需求萎缩

客服、投拓、设计岗缩编最为明显

从岗位需求来说,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80%以上的地产人在求职过程中发现意向岗位如客服、投拓、开发报建、财务、设计、人力等需求降低,其他岗如成本、运营也有降低,但情况稍好一点。

百分比解释:86.21%意为100个地产人求职岗位为投拓,其中86个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发现该岗位相较去年同期,人员需求减少

2020年这个节骨眼上,抛开疫情影响,很多房企也在主动调整发展步伐,开始追求发展质量,关注运营能力的沉淀,优先保证收益率,而非执意上规模。

而发展战略的转变,落实到人力动作上主要体现在两点:一对外招聘转为理性克制;二内部管理集约化,利用区域合并、部门整合、岗位共享三大杀手锏为组织塑形,实现轻装上阵。

在一步步的调整中,一些专业岗如客服、设计岗位,职能岗如投拓,人力、财务、运营等岗位需要大幅减少,甚至冻编。这从某房企一系列的组织调整策略中可窥一二,去年年底,其开始区域大调整,大的区域分割成小区域。

但今年2月又开始区域合并,有内部人士表示之前很多小区域为了生存,拿地时把利润率降了又降,但集团层面没有像以往一样鼓励区域无休止的上规模,更强调收益率,所以现如今开始整合区域,此次调整后剩55个区域、指挥部,共计减少14个区域。

二功能重叠的类似部门开始整合。比如去年上半年,其将成本管理中心下属的市政能源管理部、石材成本管理部、前期工程部的招标职能一并并入工程招标管理部。

三职能岗位多项目统筹共享。要求同一区域不同项目的人力、客服、财务等职能型岗位共享使用。如去年11月11日调整的架构中,区域HRBP负责统筹各项目中心的人力工作。

所以在这些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职能岗,或短时间不能创造收益的岗位在卡成本、组织塑形的大环境下需求大减。

03

大房企多减少中基层岗位招聘

小房企高层缩招得多

调研中,差不多80%的地产人发现大型房企中,中基层如职能部门经理、主管、专员一类缩编比较严重;而百强及百强开外的房企,高管层如业务集团高管、职能高管及中高层的职位需求变少。

大房企做人才储备是常规动作,奉行“先人后事”。不过现在行业发展前景不明,好多基层招聘工作几乎暂停,即便有人才需求,也多内部招聘。

比如华润内部的“活水计划”,是专门面向内部员工开启的招聘计划。拿华润华南大区来看,若各城市公司有岗位需求时,只要你入职满一年,过往两次绩效考核至少有1次B及以上成绩,接受跨区域流动,就可以参与应聘。明源君仔细看了下各城市公司的岗位需求,基本上都是基层岗位,以营销类为例:

小房企则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资金做人才储备,岗位设置都是精打细算,有事了才会安排人上。比如一地产猎头告诉明源君,他的一位企业客户,2019年销售额100亿出头,2020年的销售目标预计翻一番,所以需要扩展新区域,扩招副总裁,在19年年底委托他多加物色。

结果最近告诉他,目前公司销售回款不乐观,财务资金周转困难,原期的扩展扩招计划暂且搁置,内部正动员高层降薪或者放弃1月绩效奖金。对于小房企来说,高层管理费在其管理支出中占据大头,所以有了资金困难,无意扩张后,高层缩招的效应最为明显。

04

近50%的求职者

发现过往经验和资源

在应聘中成为最大加分项

以往我们谈房企选择人才的高频词是高学历,但这次调研中,近50%的地产人选择了工作经验这一项,完整的项目经历,知名房企的工作经验成为最大加分项。同时对房企还有讲究,不同岗位对房企的看重度还不一样。比如营销岗更看重融创、恒大经历;而工程、成本岗更看重中海经历;设计岗更看重万科、龙湖的工作经历。

关注专业技能,最好综合能力强。比如一个20强房企招聘的土建工程岗要求如下:

就以往来说,土建工程岗一般有几年现场管理经验就OK,有专门的成本做预结算,不用土建岗懂,也不需要熟练使用广联达软件,但现如今这些专业要求都被提及。

同时关注有无资源累积。比如有些公司招融资岗,你有资源融到便宜的钱,或者有门路借到钱,你就有优势。而一般房企招聘置业顾问,有项目周边的客户资源者优先。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在这种急需现金流的时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能更快带来真金白银。

学历要求和年龄要求紧也同步重要。不过有一小房企销售也反馈,他们公司比较喜欢用年龄大的员工,因为当前行业回归常态,趋于冷静,是真刀真枪拼实力的时候了,一老销售有资源,有积累。二以往项目多客户多,新手练练手无大碍,现在客户少,可不敢随意练手,老销售的服务水平更有保障。

05

跳过槽的地产人

40%越跳工资越低?

去年明源君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到,目前地产人通过跳槽实现薪资提升的难度加大了,而在此次调研中,再次印证了这个问题。40%左右的地产人跳槽没有实现涨薪,其中销售、工程岗、成本岗表现的最为明显,相较于其他两个岗,成本岗相对稳定。

百分比解释:33%意为100个地产人求职10强房企销售岗时,其中33个人的薪资水平降低,福利变差

其中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地产人的薪资没有变化,而在物价飞涨的当下,无变化其实也是降薪。此外还有地产人反馈一些房企的部分岗位采用外包,不提供编制,甚至延长试用期,加重绩效罚款;有的则是取消交通、住宿等补贴,其实都是变着花样降薪。

所以这个时候跳槽需要尤为谨慎,除非猎头来挖你,不然安心干吧!因为现如今跳槽,难成为常态!具体如何高性价比的跳槽,在《地产人可别瞎跳槽了!2019上半年,大多数人越跳工资越低》一文有详细讲述。

06

高管薪资无太大变化

但是固薪比例逐渐降低

中基层薪资有降低,但是高管级别的薪资并无大变化。不过他们的薪酬结构逐渐调整,降低了固薪比例,提升了浮薪比例,这部分浮薪与公司业绩、销售回款、利润等指标挂钩。

据一名地产猎头表示:以一个中高管的薪酬为例,过去固薪与浮动薪酬比通常维持在6:4或7:3之间;从2019年起,固薪占比逐步下降5-10个百分点,现如今固浮比调整为5:5左右。

这些变化透露出一个信号:要想高薪得有真本事。下行期,企业招人心态上更加理性和冷静,动作上更看重性价比。如果徒有管理经验,但业绩产出不明显,终究只会被淘汰,所以近期我们也看到一些明星经理人,往往跳槽不到半年就又走了。

07

20%左右的地产人

愿意降薪10%找工作

很多待业家中的地产人表示很崩溃,毕竟有的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车贷和信用卡、花呗要还。每到夜深人静,简直是难以入睡,基本上是一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关注下疫情,剩余的时间都拿着手机刷岗位投简历。

甚至有20%的地产人愿意降薪10%找工作,其中百强左右房企员工接受降薪的比例更大,越是头部企业接受度越低,果然大房企的人员有着强心脏呀!

最近有一个TOP20的人力告诉明源君,她今年1月中旬离职了,期间一直投简历,虽然自己身处人力圈,愣是投到三月才开始有面试,最近得到一TOP30房企的offer,职位不变,但是薪资降了差不多20%,她瞅了瞅自己的猫,咬着牙硬是答应了。

这个节骨眼上,可能先有个工作比家里蹲,更让人心安一些!

08

岗位平均招聘周期在33天左右

找内推成功率高出网站10倍

除了咬着牙降薪找工作,很多地产人找工作时,还面临着一个情况,找工作时间更长了,有个投拓转行的已经找了半年,实在有点辛酸。

而在大易的一项调查中显示,目前地产岗位平均招聘周期在33天左右,比以往增加了至少一周,其中招商经理、建筑/景观设计等部分岗位招聘周期在40天左右。

其中校招生的求职经历,相较于往年简直是惨到无法呼吸。

比如一985的学硕,在校时学霸一枚,应聘投拓岗,结果找了半年工作,没收割到一个offer,被二三十家地产拒绝。而另一本科工程专业前三,海外硕士咨询专业,目标岗位是咨询&工程咨询/地产客户岗,从去年12月参加校招以来,投了16家房企的简历,均无下文,不是简历筛选阶段无下文,就是在初面阶段无下文。

但明源君想说,这个阶段别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现实是市场的需求有限,其次很多岗位并非真的在招聘。你能做的就是继续投,一定会比躺床上强,尤其注意“薪资面议”的岗位大概率没诚心招人,就不要浪费心情多试了。

有资源的一定要懂得找内推,没有的也要千方百计找。从一项调研来看,找内推成功率高出网站10倍以上,且大部分房企内推转化率高于20%,个别房企甚至高达40%。

困难、焦虑和悔恨可能经常袭上心头,但一定要学会和他们共处。纵观一生,其实他们都如影随形。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