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监城诗词赏析

一、明 温景葵《永宁监道中即事》

明朝温景葵在诗中呈现出永宁监城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也预示着养马事业的兴旺。

永宁监道中即事

明 温景葵

黄鸟飞飞青犊眠,循行骢马又南还。

夭桃欲笑含春露,嫩柳低垂带晓烟。

海国山河联百二,江春駷牝畜三千。

却思骠骑时方赖,为赋毛诗駉駉篇。

明朝嘉靖年间,适逢永宁监城养马事业进入繁盛时期,嘉靖七年 1530年春天,明朝监察御史温景葵按辽来到永宁监城,一路上看到永宁监河两岸,草木繁茂、桃花盛开,监河岸边肥壮的马群,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赋诗一首。


诗中记述了他看到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和古人对话吧。

首联写到“黄鸟飞飞青犊眠,循行骢马又南还”。意思是说春天黄鹂鸟在林间欢快的鸣叫着,黑色的小牛犊懒洋洋的卧在田野里。古诗有:“黄禾滚滚,青犊眠田”的诗句,诗人用在这里写出了永宁监城春光无限一片静谧安详的景致。接下来诗人写自己,“巡行骢马又南还”,我骑着青白色的骏马南巡道中。

颔联诗人用《诗经》中最美的一篇《桃夭》起兴,写道:“夭桃欲笑含春露,嫩柳低垂带晓烟”。在春光里,永宁监城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永宁监河两岸,桃花开放,姹紫嫣红,桃花瓣上含带着早晨的清露;低垂的柳枝缀满鹅黄的嫩芽,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可以推测诗人是在五月来到永宁监城巡按。


“夭桃欲笑含春露,嫩柳低垂带晓烟。”诗人用如此优美的诗句写出美景,也应是有感而发,一是当时的永宁监城马政事业兴旺,兵强马壮,诗人见此情此景心情极好。对国家的前途充满希望,抒发心声;二来诗人意气风发,乍到永宁监城路途中,确实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一扫旅途劳顿,诗兴大发。

颈联:诗人笔锋一转,由养马事业联想到国家的前程大政。“海国山河联百二,春江駷牝畜三千”。据史料载:温景葵是明朝清正廉洁的好官,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德行端严,学识纯正”,说他是有德有才,学识渊博,自律谨慎之人,“曾令乡村量力筑台,以御北虏”。他关心百姓民生,替国分忧。 “其持法之严,驭吏之肃,咸称真御吏”。他对官吏按章治理,朝野上下一片赞誉声。“海国山河联百二,江春駷牝畜三千。”这句写出永宁监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虽处于边境的弹丸之地,却属辽东边防重镇。“百二”,“三千”是指精兵强将可以以少胜多的意思。这里指朝廷能从大处着眼,在永宁这块国土一隅之地,屯田养马,养兵蓄锐。

“三千越甲”引用的是越王勾践的故事,“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句中的“江春”出自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历来被称为诗苑奇葩,艳丽千秋。在这里,诗人是有感而发,意思是说:永宁监河两岸春天早已到来,永宁监城地方虽小,却连着国家的万里河山,也是国家边防重地。在春水满河之际,成群的骏马在永宁监城牧养,是国家军备之保障。表达出诗人对永宁监城里尽职尽责,马养得肥而壮,甘愿为国出力做贡献的养马官兵的赞美之情。


尾联诗人写道:“却思骠骑时方来,为赋毛诗駉駉篇。”这里作者引经据典。“骠骑”是指骠骑将军,对一些立有大功的高级军官或者重臣,皇帝会给予大将军或者骠骑将军的称号。如卫青,霍去病。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应该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个志向,自己向骠骑将军那样礼贤下士,招揽贤能,这样才能得到士兵和百姓的信赖拥戴。下句是引用毛诗《駉駉》篇,《诗.鲁颂.駉》;“駉駉牧马,在垧之野。”“駉駉”马肥壮貌,也指肥壮之马。因为诗人看到了美景,看到了成群的肥壮的马匹,心情激动,所以赋诗一首。



感谢温景葵留下《永宁监道中》这首诗,让永宁的后辈人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永宁六百年前春天的美景,永宁监城养马事业最鼎盛时期场景得以再现。

马政事业关系国运兴衰,另一位到永宁监城巡按御史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使我们不得不发出感慨,马兴则国兴,马衰则国衰!诗人通过写深秋时节落叶飘零、衰草遍野景象,衬托出了当时马政萧条的境况。

二、李辅《杪秋永宁监道中》

诗人深秋来到永宁监城,看到马政衰败的景象时,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感慨:“时马政久驰,而边卒多为徒步,国制宜不如此”,为一慨云。与温景葵的诗形成了鲜明对比。

杪秋永宁监道中

明 李辅

时马政久驰,而边卒多为徒步,国制宜不如此,为一慨云。

古堤衰草带寒流,汧渭潇条落叶秋。

野日苍苍杨柳岸,烟云漠漠蓼花洲。

黄金难买燕台骏,赤汗空思渥水骝。

铁骑况逢征战尽,年来戎马倍堪忧。

(赤汗:赤兔马宝马所留下的赤色汗水。)

诗人忧国忧民,看到国家马政事业越来越衰败,战马越来越少,以至于边防兵士战马缺少,发出无可奈何慨叹。他身为朝廷监察御史,深为国家前途而担忧,在深秋季节巡按来到永宁监城,看到的是一派萧条景象。

两位巡按御史,看到的是同样的景色,写出的却是不同的意境。

诗中写到:古河堤上北风吹落枯黄的树叶,荒野上衰草满地,河水几乎干涸。岸边垂柳叶子枯黄随风飘落,树下草滩苇荡里,廖花随风飘舞,灰茫茫一片。这样萧条的养马场,即使重金买来赤兔马又有何用?战马恰逢连年征战已经用尽,养马场里萧条肃杀,如果哪年战争来临需用战马就令人担忧了。


任何事物都有兴起、发展、衰亡的过程,这也是历史规律,一个事物的衰亡预示着新生事物的产生。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可小觑,明朝末年马政事业的衰败是和朝政息息相关的,诗人预知道这一点,所以内心十分悲哀。同一景致,由于时间经过了几年,景还是这样的景,两人的心境却迥然不同。

三、周斯盛《永宁监道中》

这首诗歌,写出了去往永宁监,路途的艰难,暗示着养马事业的衰落。

永宁监道中


  明 周斯盛


漠漠风烟浩,

阴阴禾黍齐.

雨余无故道,

来往逐山移。

这首诗也写出了诗人困惑的心境。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夏天阴雨连绵数日,田禾尽被淹没。诗人在浩渺风烟中,骑马北行,看着田野几乎成熟的禾黍浸泡在水中,和随从一同行往永宁监城。一路上由于多日下雨,道路泥泞,几乎分不清道路,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山,缓慢艰难前行。

(注解:“道中”是写作者在乡间行进中所见所闻所感,成为古诗词一种题材。)

清朝永宁监诗词欣赏

以下两首诗是清朝末年,永宁监城废除了养马职能,只留下一座空城,两位书生路过永宁监城,想到往昔繁盛时期的养马岁月,留下两首诗歌。

一、辽东怀古

于华春(清)

秦王走马出神京,十万熊罴渤海行。

天子何劳鸣战鼓,旁人未必不知兵。

垂鞭空解筹三策,倾库才能赎一城。

太息营州亲祭处,西风回首泪盈盈。

于华春,熊岳人,贡生译文:秦王带领十万大军征战渤海,由于远地征伐,天子考虑到这样的出兵将会遇到的困难,便和将士们提早运筹帷幄。目的是凭借此战,倾尽全力攻打敌兵,收复国土。多少年过去,硝烟早已散尽,后人来到此地,面对昔日唐朝军队宿营地,面对收复的河山,长叹一声感慨无限,泪水盈盈。《辽东怀古》作者于华春,清末学者(今熊岳人),曾到永宁监城看望同学,追古怀今写下此首诗。传说唐朝号称十万大军向北征伐,曾在永宁监河岸边安营扎寨。


二,过永宁监

张时和 (清)

何年海角剩孤城,

往事犹传苑马卿。

壁垒依然形胜在,

群山回合暮云横。

张时和 (清)复州人,庠生。这首诗作于民国时期,作者来到永宁监城,看到明朝苑马寺遗址,永宁监坚固的城池,及城中建筑,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古城旧貌依然。遥想到当年万马驰骋于永宁监城的情景,和曾经在永宁监城养马的苑马寺卿,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