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站上风口的在线教育,能否深得用户青睐持续变现

Hi,大家好

一个疫情,改变了许许多多。

今年春节寒假后由于疫情变化,导致老师和学生都不用去学校了。

线上教育——在家就能上课。

教育行业将随之将发生怎样的变革,线上教育到底是风口还是挑战。网课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

突如其来的战“疫”之下,全国各地延期开学,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线教育成为新的刚需。

2月10日,武汉市中小学正式开学,全市约90万的学生集体登录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

2月17日,北京、广东等中小学迎来“网络在线复课”。同一天,清华、北大、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多家高校正式复课。

3月2日起,上海143.5万中小学生正式开始在线教育。

面对教育“正规军”的加入,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原住民”纷纷祭出免费课程“杀手锏”,海量需求涌入各家平台,网课观看流量激增,仅央视频统计的数据显示,单日累计观看人次最高超4000万。

2019年离“教育主战场”依然很远的在线教育,突然间就以一种高歌猛进、攻城拔寨的姿态开始了新征程,面对约3亿师生同步“云开学”,行业显得有些难以招架,开课首日,多家在线课程客户端“集体闪崩”。钉钉、爱奇艺、学习通、B站无一幸免,在线教育由“新”到“优”还需补齐哪些“课”,当疫情结束,成为“新宠”的在线教育,能否继续夺得用户青睐。

线下教育——疫情冲击导致全行业出现了一个急剧的分化。

寒假班泡汤,春节招生无望的线下教育机构,又该如何解困,教育行业是否迎来全新格局。

为什么线下受的冲击大呢?因为支出成本是刚性的。门店、员工的开支、运维的基本费用。由于招生、运营等现金流的突然断裂,营收突然归零,而且很多线下教育的企业,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基本是不可逆的,就是很难再回到原来这个轨道上。真的是大浪淘沙。

那么线下行业如何自救?

1、虽然最好的办法是把课堂搬到线上,但这一转变并不容易。

2、只是一窝蜂的把业务搬到线上,是个非常错误的决策。

3、校外仍是补充,现在学校老师多还是简单把线下搬到线上,对学生吸引力不大。

4、目前来看,控制成本,提升效率,是最有效的自救方式。

疫情利好线上教育,但线上教育能取代线下吗?

大家都知道,线下教育两大弊端:

第一是不断上涨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

第二是优质师资的供给不足

这也导致了很多的机构无法进行扩张。

但线上教育就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这两个问题。

随着各级学校全力地在推广“停课不停学”,以直播课的方式,来开展线上教学,家长、老师、学生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水平,还有接受程度,都是有望提升的。。当然这也对授课者,包括软件产品,有着较高的挑战。

线上教育不可能代替面对面教学,也是存在弊端:

1、互动程度不会太高。

2、学生上课听讲的程度,老师节奏的把握,也都是很难解决的。

3、猎奇不足,不够生动。

屏幕成黑板,老师变“主播”,学生“云”上课。疫情当前,线上教学化解了非常时期的教学难题。

一方面,需求井喷,而另一方面,面对全新教学方式,网课卡顿延时的“翻车”场面,引起了频频吐槽,面对机遇,也是一次大考,行业如何更快的抢练内功,化解问题、留住用户,向好发展。也是值得线上教育企业折腾跟深思的。

创业者不要盲目跟进

从线上的角度来讲,其实在线教育,也未必像大家想的那么好做,不是说这个趋势以来之后,大家都去做线上教育,马上就能做得起来,大家看得比较好的还是传统线上的教育公司,其实分化也是比较明显,所以在这个分化过程当中大家可以看到,龙头企业,前三甲等排头兵,它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估计整个疫情结束后,整个线上教育的这个公司,它的产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很多普通的线上教育公司不会因为这次疫情受益而受益,相反会被其他龙头企业挤出去。

保障学习效果的达成,对学习者来说,他们不单单看中学习的资金投入成本,实际上他们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如果不能满足最终的学习效果,只讲概念的平台,不但不能再线下转线上的大规模迁移中获利,反而会加速他们的淘汰进程。

我想说,在任何时期,我们的企业都需要自己先练好内功,这样才能在需求拐点出现的时候抓住机会。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END--

喜欢就关注吧,更多金融生活,助您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