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第七小学宋瑞平网上教学典型事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个春花灿烂,莺歌燕舞的季节,同学们本该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我们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由室内课堂转变为空中课堂。我们的身份也变成了“主播”。虽然方式改变了,但是态度不变,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不断进行改进,尝试了多种方法。下面进行简单总结。

在2月10号正式开课后,我用微信给同学们布置作业,让同学们跟着名校课堂进行学习。每天晚上我会提前把第二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提前发在群中,让同学们进行预习。由于没有课本,我就把电子课本截屏发在群中。每天让同学们对课文进行朗读,上传朗读视频,我会一个一个地去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作业写完拍照发在群中进行批改,批改完后让同学们进行纠错再上传。

后来我们用了乐教乐学,但是很多家长登录不上,不知道怎么用,我就针对有困难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一步一步教他们如何运用乐教乐学提交作业,观看微课,进行课文点读。在我的坚持与指导下,全班同学都进入了乐教乐学。

班同学都进入了乐教乐学。两周之后,学校进行了钉钉认证,为每个班级建立了钉钉群,这个时候我又积极动员家长加入钉钉群,开始在上面直播授课。由于直播授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我也不知道怎么操作,就不停地向有经验的同事询问。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争取第一次上课成功,我专门建立了家人群,先在里面和家人进行试播,把直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并在笔记本上一一记下来,然后针对这些不足找出办法解决。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练习,终于成功的完成了我的第一次直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接下来的直播就轻松多了。然而两天之后新的问题就来了,观看人数达不到,每天总有十多个同学不能上线听课。刚开始我把未上课学生名单发在微信群中,督促学生,后来我发现不管用,于是我就电话一对一的联系,每次直播后,我会第一时间连线未听课学生,找出原因,和家长一起解决问题。最终在家长的配合下,现在基本上能全员听课了。

为了监控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效果,我每天都会布置相应的习题做练习,在直播课前,我会随机连线一些同学,提问他们当天讲授的内容或者要求背诵的内容。由于家里没有过多的直播设备,我和同为老师的爱人轮流进行直播,不直播的就负责照顾年幼的孩子,免得孩子进行打扰。有一次,我爱人有其他工作要做,而我的课马上开始了,我就让孩子自己在外面玩,怕她中途过来打扰,我把直播室的门进行了反锁。等我上完课出来发现客厅里静悄悄的,不见孩子的身影,我一下子慌了,赶快找,才发现两岁多的孩子自己躺在角落里睡着了。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慨,我不敢往下想,万一孩子吃到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怎么办,再往后,我都尽量解决好上课和照顾孩子的问题。虽然家中有年幼的孩子,上岁数的老人需要照顾,上学的孩子需要辅导,但我从来没有耽误过孩子们一节课。

每天批改完最后一个孩子的作业都得是晚上九点以后了,但是看到孩子们整整齐齐的作业,没有因疫情影响而拉下学业,心中充满了欣慰,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希望孩子们能在我的引导下,扎扎实实地学好每天的课程,在这个特殊的时节,让我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