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题材剧将开拍,一场观众对编剧的大考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一场艰难又伟大的抗疫战争。这是一场和病毒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组织动员能力,都是一场巨大而严峻的挑战。庆幸的是,我们顶住了各种压力,抗疫战争即将迎来曙光了。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

如此可歌可泣的事迹,应该要拍几部电影和电视剧来铭记、来展现、来讴歌。这不,近日广电总局已经确定了,要拍一部抗疫题材的电视剧。

【耀客传媒】率先一步,近日通过官微宣布,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尚世影业联合拍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内容改编自抗疫期间的真人真事,预计将于国庆前推出。

已公布的主创阵容包括《蜗居》及近期《安家》的编剧六六,《我的前半生》编剧秦雯,《归去来》编剧高璇、任宝茹,《红海行动》编剧冯骥,以及张黎、安建、沈严、曹盾、汪俊等知名导演。这种级别的策划、这样高配的班底,能够撬动怎样的折抗疫剧市场,也令人无限遐想。

这么快就要拍“抗疫剧”,网友对此反响不一。其实,2003“非典”当年,即涌现出《38度》《惊心动魄》《非典人生》等一批非典电影。遗憾的是这批作品基本局限在好人好事和奋勇牺牲的表现上, 深层的关切不多。以至于大家谈起传染病电影,都罕有人提及这些本土作品,甚至压根不知道。

17年过去,对于多数人而言,新冠肺炎的体验显然比非典更加深痛。全民隔离的切身影响、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立场不同的各种发声,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被卷入其中。今天的“抗疫剧”将怎样去纪录和思考这一“时代事件”,无疑也被提出更高要求。

“时代事件剧”的名头其实是让人有点担心,担心抗疫剧又落入非典电影“好人好事”的窠臼。英雄人物当然要反映,但一不小心过于“伟光正”反而会掩盖深沉的人文关怀。“报告剧”的概念应该衍生自“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大家都学过,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

因此大众比较关注的是,这部特殊的剧集能否将干扰因素降到最低,给编剧一个充分发挥创作能力的舞台。如果像《我和我的祖国》一样,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测评主创水准的机会,或许“国产烂剧究竟谁之过”这个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都能从中得到更具启发性的答案。

眼下疫情期间隔离在家,许多人看剧打发时间,许多新剧因此获得了超乎往常的关注。与此同时,剧中的角色、剧外的主创都成为了观众情绪的出口。

我们来看一下六六的近期作品 ,《安家》确实走红,可评分也没有奇迹般地回升,现在仍保持在6.1分。几乎每天都有剧中角色相关的词条上热搜,不是心疼就是辱骂。

相比六六早年的作品,《安家》似乎太不走心了。六六惯用的出轨梗、时下热门的原生家庭梗、再加上从上千次访谈中筛选出来的奇葩案例混在一起,只为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挑动观众的神经、玩弄观众的情绪,我们称之为“工业狗血”。

观众也不瞎,六六去武汉采风的消息一出,评论区大多表示怕了怕了,不会抗疫剧也要打“小三”吧。

其实我们也不用过份的担心。据六六写的剧本来看,她个人风格非常突出,就是擅长以小见大,通过个人的故事来反映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种心思细腻也是女性编剧天然的优势。而这次的抗疫题材也恰好是她的长处。


如今,以编剧六六为主导的团队已于3月8日奔赴武汉,至今已有一个多星期了。

奔赴武汉之前六六曾发过这样一篇文章:“大半个月前,耀客老板吕超跟我说,他接了国家任务,要写抗疫故事。这个系列故事里,希望有我的篇幅。我当场拒绝。拒绝两次以后,第三次吕超再跟我说,我忽然说,好。”但六六表示不能仅靠几篇网络文章就搞创作,“我要有真情实感,我需要去一线找那个打动我的人和事。”

据透露,这部电视剧将由10个动人的故事组成,由十个著名编剧担纲创作,每个故事分上下两集,一共20集,将于国庆前推出。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下一步还将与创作团队研讨打磨剧本,组织一批著名编剧、导演、演员参与创作,并协调组织制作、播出各方共同打造这部重点电视剧。


据网易娱乐发文称:如今该剧已进行英雄人物的演员筛选阶段,相信该剧的各种内幕花絮很快就能和观众见面。

作为观众的我们,希望该剧真能把各行各业的真人真人、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形象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也希望编剧“六六”去抗疫一线寻找“那个打动我的人和事”,真能打动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