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长沙“老九门”之二:“小西门”

长沙从战国时期有城池开始,小西门一带就一直是城市的核心区。

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国以长沙为国都,推行重商政策,小西门风貌区内有著名的茶马交易场所。


到清代,小西门风貌区已成为外省客商聚居之地,外省的许多会馆如苏州会馆、中州会馆都建在这个风貌区内。


《广阳杂记》一书中,记载了清朝康熙年间小西门的盛景:

长沙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绝无烟火气。远近舟楫,上者,下者,饱张帆者,泊者,理楫者,大者,小者,无不入画。天下绝佳处也。


这段话描绘了当时的小西门竹篱茅舍、千帆竞发的景象,认为这里是“天下绝佳处”。

辛亥革命后,黄兴回到长沙,从小西门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