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在疫情一线,我们看到还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为“特效药”而努力

何时可以有“特效药”让患者得到使用

是新冠肺炎患者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在药物研发试验的征程中

一群不属于医者和患者的年轻人

身处一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作用

yushan是瑞尔沃德在武汉的一位CRC(临床研究协调员),平日里主要工作是经主要研究者授权在临床试验中协助研究者进行非医学判断的相关事务性工作,她的角色与CRA(临床监查员)相互配合,同是临床试验的参与者、协调者。

不同于一般商品,一个新药或药品新的使用方式在上市前都需要通过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对患者群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生物药学系主任李华教授表示:“对于新冠病毒肺炎,人们都期待“特效药”立等可取,但是新药的发现是有其客观规律的,特别是临床实验,需要相应的流程、步骤和足够的时间,要进行严格的双盲对照实验、得到大样本数据。”

钟南山院士也曾表示,临床试验可以加快绿色通道,但必须走程序。“很多实验室找到一个苗头,就希望马上完全进入临床,这个要小心,伦理审查一定要通过。临床医生还是要按临床的规矩来做。”

药物研发非一日之功,不把握好有效性和安全性,很多时候可能就是用患者生命来埋单。目前,我国有超过200项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潜在治疗方法正在或将要进行临床试验,在临床研究者与患者之外,yushan和更多小伙伴们也身赴一线,在药物临床试验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作用。

“能够为抗疫工作做一点事,就很自豪”

这个春节,武汉人注定终生难忘。突然降临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江城孤悬,所有资源都向抗疫一线倾斜。

身在武汉的yushan作为瑞尔沃德的CRC从业者,观察到行业态势及身边发生的变化,心情也逐渐凝重起来,“身边和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求床位,感到患者越来越多,未知的恐惧让人紧张而焦虑。”

不过她很快拨开迷雾,疫情之下,有政策支持,有白衣逆行,有民间援助国内国外共同支援,同时公司也有专人进行每日沟通联系,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资源切实保障安全。她也在考虑,“作为一名CRC,一名武汉团队成员,一名临床研究的从业者,如果有机会能够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哪怕一点也是好的。”

基于疫情期间体现出的临床试验执行能力,公司与多家制药企业和研究者成为合作伙伴,承担起多个新冠肺炎药物的临床试验项目。在微信群中,陈玉珊没有犹豫直接报名参加临床工作,和她一起的小伙伴还有wenwen、zhzong及junsi,分别在不同中心协助参与临床研究,“我们不能像一线医生一样挽危救急,但真的希望能在自己的战场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junsi表示。

其实在此之前,junsi和zhangjing就已经参与到另一个针对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辅助用药研究当中,这款药物曾在2003年被推荐用于辅助治疗SARS相关症状并取得有效改善,与目前新冠肺炎表现症状非常相似,基于此研究者希望通过零氪医疗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分析验证药物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为疫情影响,交通不畅物资匮乏,他们只能依靠公司邮寄物资和临时租房,在做好自身抗疫防护下开展工作,保障项目如序进行。

只要是值得做的事,从来不会缺少同路人。武汉团队的guoqiang春节前返回宜昌老家,因为疫情被困宜昌,无法返回武汉参加新冠肺炎项目一直是他的遗憾,但他从未间断与一线同事的沟通,为项目进展贡献力量;合肥团队的caihong也积极报名参加一线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她希望通过自己四年多的从业经验可以更好地帮助项目;长沙团队的hongyu因疫情爆发春节未能回到哈尔滨与亲人团聚,留在长沙的她已做好随时奔赴一线的准备......

他们不是不怕疫情,只是心中自有一杆价值天平在倾斜。

此时,yushan已全副武装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口罩和护目镜,走进了巨大而有些“神秘”的方舱医院中。仅从外表上看,她和医生没什么不同,不过她来的目的,是协助研究者进行新冠肺炎患者入组、随访等工作。

“全副武装”的yushan

进入方舱有时间限制,但短短的几个小时还是因严实的“武装”被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也出现勒痕,“其实我们不算什么,真正辛苦的都是医护人员,真的很难想象老师们要在这种包裹下工作长达6小时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yushan不无敬佩的表示,同时对于此次进入方舱的经历她即感紧张又很激动,“接触了很多外地支援过来的医护人员,大家都很友好,作为一名武汉人真的很感动”。

环墙摆放的电脑

其实为安全考虑,平日里大家的工作环境多会被研究者安排在清洁区,无需做全副“武装”。办公室、走廊里、酒店中......早已习惯奔波的CRC小伙伴们能够随遇而安,有条不紊的落实工作。但不同于以往CRC工作,因为缺少纸质文档,同时与患者直接接触较少,患者信息收集过程中容易出现缺失问题,给工作带来更大考验。但大家卯着一口气,能为疫情防控帮上一点忙,任何考验都不会成为障碍。正直、创新、协作、客户至上......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组织与文化特性,被大家潜移默化中带进了日常工作,同时年轻人特有的创意与冲劲,又在为企业价值文化拓展出新的意义。

而提及来自于公司的保障和支援,junsi感触颇深,“除了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购买防护物资外,我的PM、LM、部门总监,以及临床运营部负责人等公司管理层都给予了我们武汉项目团队特别的关怀。在一次电话沟通中因为听出我鼻炎比较严重,大家还特意在北京找到特效药物给我邮寄过来,我觉得瑞尔沃德不仅仅是一家提供临床试验服务的公司,更是一个温暖且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家庭。”

来自各方的“关爱”

黑夜里,信仰星河的人流浪,信仰月亮的人奔跑,信仰太阳的人等待天亮,他们的信仰只有一个字:善。抗击疫情,为新药问世,为生命安全,无数平凡人做着非凡事,传递着善意。

疫情之下,守护一份“安全感”

其实上述行为只是所有奋战在一线的CRC们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告诉所有人:我们是CRC,虽然我们也会害怕担心,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弥足珍贵。我们要做的就是恪尽职守,协助研究者无后顾之忧,帮助患者尽可能获得更多生存的机会。

疫情之中,除了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项目广泛开展,还有更多针对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受到冲击,尤其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服用试验药物治疗可能意味着生命的延长。而且患者如果无法持续用药、随访,导致数据丢失或者作废,不仅难以保证患者最终获益,项目也会面临夭折风险。

为保障患者权益,保证项目顺利开展,更多的CRC/CRA小伙伴疫情期间并未停歇,患者不能及时获取药物,他们有专门步行送药上门者,有辗转联络快递送货者,还有线上沟通协助患者决策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谁都没经历过,但是大家都在尽力去维护患者的权益,维护项目的质量。

对于我们来说,从出生的第一天起,还未开始认识世界,就被疫苗保护着。在我国,新生儿刚出生就要接种卡介疫苗和乙肝疫苗。100多年以前,传染病是导致全球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疫苗的发明和大规模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挽救了无数的生命。我们期待通过严格的科学试验,能尽快发现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效药和疫苗。

同时,我们会铭记为新药研发贡献力量者,而作为药品上市路上那个不可或缺的“螺丝钉”,CRC/CRA所做的努力同样值得记忆。2020年的春天来得晚了一些,时代的一粒灰,落在那些不幸的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为了春天能够到来,他们也都是帮别人扛大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