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贾光特色小城镇有消息了

近日,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贾光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招标公告》。同时附有相关招标文件,文件显示↓↓↓



一、项目名称

贾光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


二、项目背景

2018 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 年)》(以下简称《总规》)相继获批,明确“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其中“多节点”即规划20 个左右特色小城镇和100 个左右美丽乡村,要求分类打造特色小城镇,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管委会工作要求,近期拟结合绿博园项目建设和征迁安置工作安排,启动贾光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三、项目概况

(一)现状

贾光特色小城镇位于雄安新区北部,西接规划绿道,南临G230 快速路,北与南拒马河生态空间相连。涉及贾光村和高家庄两个村。规划区总人口共计0.3 万人;规划范围内有8 处乡愁资源。


(二)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范围包含两个空间层次:

1 是区域研究范围,北起新区边界,南至容城北侧,西起容西、容城间绿廊向北延伸区域,东至八于,面积约为30.75 平方公里。该范围地处雄安新区北部森林片区,为新区北部重要生态屏障,兼具森林防护与水源涵养的双层功能,生态环境优越,规划应统筹林、田、河、草等生态要素,形成贾光周边整体区域的城市整体意向和结构性布局方案。


2 是规划范围,西接规划绿道,南临G230 快速路,北与南拒马河生态空间相连。面积约为3.02 平方公里,为本次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规划设计范围。在此范围内,结合现状和规划要素,完成完整的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确定贾光特色小城镇的用地布局、城镇风貌、配套设施等,并可开展重点地区0.6 平方公里的建筑群概念设计等。


四、规划条件

(一)规划规模

贾光小镇规划人口4 万人(包含现状0.3 万人),规划范围约3.02 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8 平方公里。居住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40 万平方米,并为未来发展留有弹性。相应规划指标,可在现状调研、整体区域研究之后,进一步深化确定。


(二)交通与道路系统

在规划区范围外西侧有一条现状高速铁路京广高铁,一条轨道预留通廊从规划区内南北向通过,西侧S227 向北联系定兴县。

规划区东西两侧的区域绿道,营造独立舒适的绿道环境,设置适宜步行、骑行的慢行空间,与机动车空间隔离,承载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

本次设计要求骨干路网原则保持不变,其余道路可以结合方案优化。整体路网密度要求达到10-15 公里/平方公里,综合考虑智能交通运用,合理设计道路断面,控制车行道宽度,增加慢行功能,构筑全域覆盖的慢行网络系统。相关外部交通和内部路网规划,可通过现场调研、区域研究等方式进行专项研究进一步明确。


(三)建筑高度

规划整体建筑高度在45 米以下,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结合功能特点考虑高度分区与层次变化。


(四)公园绿地

充分尊重生态基底,利用现状坑塘、水渠、农田、河流等生态要素,因地制宜得塑造片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绿地实现5 分钟公共空间步行可达。实现3 公里进森林,1 公里进林带,300 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小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5 平方米,设置供游憩的城镇公园或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广场。特色小城镇的公园绿地应充分考虑其服务半径,满足镇内居民5 分钟可达的要求;广场用地应充分结合镇内公共中心建设,形成城镇的活动聚集区,广场尺度不宜过大;道路绿化起到保证各类交通方式通行顺畅、安全的作用,充分结合两侧街道空间营造人性化、林荫舒适的慢行空间;其他附属绿地在满足各自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体现绿化景观的“精细化”设计理念和主题鲜明的创意构思。


(五)历史文物保护

规划范围内现存8 处乡愁资源。


(六)公共服务设施

特色小城镇参照城市社区标准,配置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运动健身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优质公共服务覆盖率,构建乡镇基础生活圈。基础生活圈服务半径5 公里左右,自行车30 分钟可达。同时,应考虑塑造小城镇的核心公共服务功能空间,形成功能综合、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中心。


(七)市政基础设施

规划区规划水资源再生中心、给水厂、220kV 变电站、中心避难场所、普通消防站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燃气高压环线,廊道宽度控制60 米。供热方式以集中供热为主,综合考虑中心能源站选址和规模;需考虑生活垃圾的转运或处理设施、工业污水的处理设施。


(八)竖向设计

防洪标准原则上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内涝防治标准为20年一遇。


(九)产业引导

根据《新区产业专项规划》,北部小城镇,主要以高端服务、网络智能、军民融合等产业为特色,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承接部分军工机构转移,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和安全防务等产品和服务。具体产业引导内容可根据现状调研、区域研究结合规划进行明确。


(十)人防设施

根据《新区绿色专项规划》,规划需结合特色小城镇布局固定避难绿地、紧急避难绿地。各镇选择1处综合公园作为固定避难绿地,配备一般应急避难设施;选择多处社区公园、游园、广场用地作为紧急避难绿地,配备基本应急避难设施。


容城那点事注:以上内容来自,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