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开启清扫模式“加强版”,创卫防疫两不误

疫情防控,对维护好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等创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朝阳区城市管理委、环卫中心等部门从加强道路保洁、做好垃圾清运全流程消毒等具体环节着手,开启“加强版”模式,巩固朝阳创卫成果,守护城市环境“健康”。

道路保洁增加次数

朝阳区环卫中心在原来作业基础上,增加道路巡回保洁力度和重点区域的消毒,做到防控、清洁两手抓。

环卫工人孙彬负责京承高速辅路的道路清扫保洁,现在他的工作出现了“两多”变化:多了一道工作流程,每天清理路边的果皮箱时,都要用含氯消毒液里外擦一遍;多了巡回保洁次数,人工清扫与机械作业相配合,增加了道路巡回保洁力度。

“垃圾箱一定不能冒尖儿,这是基本要求。除此以外,垃圾箱一天至少要用消毒液擦两遍,包括桶沿、桶盖、灭烟盒。”朝阳区环卫中心二队副队长盛志毅介绍,对果皮箱挨个消毒是为了应对疫情增加的一项工作。在道路保洁中,各道路同时加大机械清扫和人工保洁的力度,商场、医院、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周围还每天进行定时消毒,降低疫情传染风险。

在清扫道路和清理果皮箱时,废弃口罩要特别进行处理。“如果看到口罩,要先挑出来,喷上消毒液,然后放在单独的塑料袋里扔进收集车。”孙彬说,口罩消毒后才能和其他垃圾一起收运。

垃圾清运全程消毒

在环卫中心高井停车场旁的垃圾楼,电建宿舍小区的清洁工刚把车停稳,环卫工人郑磊便提起喷壶开始给车辆和垃圾桶消毒。郑磊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垃圾楼要对所有车辆和垃圾桶进行消毒,包括小区物业的垃圾车和环卫收集车,以降低垃圾传播病毒的风险。

垃圾收运全流程清洁消毒,不漏掉一个环节。居民将垃圾丢在小区垃圾桶内,有物业等相关单位进行消毒;垃圾运输车在小区和垃圾楼收集垃圾后到垃圾处理厂,消毒进厂;垃圾运输车结束一天的运输,最后消一遍毒才入库。“驾驶室、车厢、轮胎是重点部位,每日收车前都要用含氯的消毒液喷洒一遍,然后才擦拭保洁,去除脏污。”区环卫中心第一清洁车辆场副队长王仲介绍,从小区到垃圾楼、垃圾处理厂,再到收车入库,每一个环节都对车辆和垃圾进行了消毒。

此外,垃圾楼自身的消毒频次也有所增加,墙壁、地面、垃圾箱和周围环境全面喷洒消毒液,保证了垃圾随时倒,随时消。

针对不少人担心的垃圾成为二次传染源问题,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启动垃圾三级处理机制,按照物业负责、属地托底、环卫协助实现垃圾日产日清,避免暴露垃圾。对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实行专车专人专运,增加普通生活垃圾巡回收运频次,提高公共环境的整洁程度。

公厕门帘全部摘除

疫情发生后,朝阳区所有公厕都进行“加强版”消毒,每隔3小时全面消毒一次,并摘除了全部门帘。

走进左家庄110公交总站旁的公厕,能闻到明显的消毒液味。“只要有时间,都会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拖一遍地面。”公厕保洁员张莹说,她每天还会对蹲坑、马桶、纸篓、便池进行喷洒消毒,对门窗、墙壁、洗手台等区域进行一一擦拭。“擦拭时都要先喷上消毒液消毒,水龙头、扶手、洗手液容器等这些经常被碰触的地方,随脏随擦。”张莹介绍。

这处公厕的棉门帘和厕所帘也已经全部被摘除了。据了解,早在2月初,区环卫中心就已经将全区1600余座公厕的棉门帘和厕帘摘除。“棉门帘主要用来冬季保温,防止厕所内的设施被冻坏。疫情期间,棉门帘增加了接触传播的风险,我们摘除了全部公厕的棉门帘和公厕里的厕帘。”区环卫中心三队副队长赵振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