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用自己的赤诚之情温暖着“上海的孤儿”

1959年年底因为饥荒问题,上海、无锡、常州等地几十个孤儿院已经聚集了3000余名孤儿,弃儿仍在上海街头不断出现,他们营养不良,生命时刻被威胁着,但是上海粮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时的全国妇联主任康克清紧急面见周恩来总理,请求从内蒙古调运一批奶粉救急。但是当时的内蒙古牧业遭受了特大灾害,不少乳品厂都停产了。后来乌兰夫返回呼和浩特后,立即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把这批可怜的孩子接到内蒙古来,由内蒙古人来扶养他们。


乌兰夫把整个内蒙古各个盟市都动员起来了。锡林郭勒盟组成了70多人的庞大接运组,先后到上海、常州两地接运了338名孩子。这些载着上海孩子的列车,不分昼夜,穿越大半个中国,把这些孩子源源不断的送往内蒙古。车厢里,保育人员、医护人员三班倒,昼夜交替照管着孩子。喂饭喂水、把屎把尿;临时妈妈们眼里布满了血丝,嘴上长起了水泡,却没有一句怨言,因为这是国家的孩子,她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他们。

即使是现在还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依然在大草原流传。锡林郭勒盟西苏旗保育院80%以上的职工都给孩子们献过血,其中有一名职工先后献血15次。而这些其中的一些人大家连名字都不知道,后人只能以“母亲”为她们命名。

目前,大多的上海孤儿依然选择留在了内蒙古,留在这片养育他们的大草原上,他们的故事被无数文艺作品演绎着,如电影《额吉》,长篇小说《静静的艾敏河》及同名电视剧,纪实文学《国家的孩子》及同名话剧等,内蒙古人的赤诚之情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