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工程巡礼!南京长江第四大桥

由公规院勘察设计,二航局、三航局、二公局共同参与实施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是中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沪蓉高速公路的枢纽工程,当时在同类型桥梁中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南京四桥于2008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2月24日正式通车,2019年12月20日更名为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大桥全长约29公里,桥面布置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最高时速为120千米。

科技创新是引领南京四桥创精品工程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始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内容涉及工程全线的重点和难点。在项目建设中,特聘了20位国内知名桥梁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审查重大技术方案,对难度大的关键工程超前开展科技攻关。

关键技术一

超大“∞”形地下连续墙深基础设计及施工成套技术

大桥南锚碇基础设计创新采用“∞”字形地连墙支护结构体系,为深基坑支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型式。南锚碇基础长82米,宽59米,基坑开挖深50米,结构受力复杂,精度要求极高,施工难度极大,复杂地连墙结构施工技术由国外公司垄断,国内无类似施工经验可循。项目原计划与某法国基础公司合作施工,最终因对方要价太高而放弃。

不能让人卡着脖子!在大量市场调查后,项目部毅然选择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一家国内企业合作,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复杂地连墙施工之路。自首个地连墙试验槽段开铣至最后一个地连墙槽段混凝土浇筑完毕,118个不眠之夜,建设团队在探索中前行、在艰难中提升,顺利完成南锚碇地连墙施工任务。地连墙围护效果良好,基坑滴水不露,结构变形远低于设计标准,直接节约施工成本一千余万元。同时,取得了超大“∞”形地连墙深基础设计、地连墙施工技术、深基础开挖施工技术、地连墙深基础信息化施工技术等系列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201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关键技术二

超大规模沉井关键技术

首创在超大规模沉井井壁外表面采用凹凸齿坎,为沉井基础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井壁型式。该创新有效克服了因原状土坍塌造成的回填困难,使回填砂真正起到减小侧摩阻力作用的同时,齿坎的导向作用更加便于沉井姿态的控制。首次在陆域超大规模沉井施工中应用了“半排水下沉”施工工艺的创新技术,提高了功效,避免了翻砂、附近江堤及结构物沉陷量过大的风险。采用“砂套+空气幕”组合式助沉技术,大幅提高了下沉速度,解决了末节下沉难题,有效控制了“涌砂”及次生灾害,大大缩减了工期,降低了施工费用。

联合东南大学开展了北锚碇沉井几何姿态、沉井下沉过程、沉井结构应力应变、沉井侧壁土压力、沉井刃脚、隔墙反力的信息化施工监控技术,得到了沉井过程中结构本身是否安全的直观参数,确保沉井安全、高效下沉,为沉井顺利下沉起到有效指导作用,该技术荣获201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技术三

悬索桥主缆新型分布传力锚固系统设计施工技术

大桥主缆锚固系统是将强大的主缆拉力传递至锚碇的关键结构,传统锚固系统具有锚碇主拉应力大、易开裂,拉杆锚梁传力能力受限,数量多,锚碇体积大等缺点,是制约大跨悬索桥经济性、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项目提出了基于剪力摩擦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榫连接件群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首创了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以刚柔并济、延性良好钢筋混凝土榫剪力连接件群作为主要传力元件,将主缆拉力渐次传递至锚体混凝土中;承压板限制剪力连接件的位移,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增大了安全储备。与传统锚固系统相比,该锚固系统减小了锚体的主拉应力水平,主缆拉力由剪力连接群承担,提高了锚固单元传力能力,减少了锚固结构数量和锚碇规模;同时锚固结构被混凝土深层包裹,隔绝了有害大气的侵蚀,提高了耐久性。

研发了新型锚固系统施工工法。传统锚固系统临时支撑结构复杂、用钢量大、空间定位难。项目提出了空间叠层定位技术,利用锚固板自架设能力强的特点,实现了少支架、“搭积木”式的安装;发明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板、混凝土单侧分层浇筑等施工工艺,形成了成套施工技术。该项研究荣获201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关键技术四

大跨度三跨连续弹性支承悬索桥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首次提出了集弹性支座、限位装置、限位吊索为一体的结构体系。针对该桥的结构特点,围绕弹性支承的刚度选择、边跨的地形适应问题、加劲梁在中塔处设有较长的无索区、体系转换与成桥线形及内力一致问题、梁段吊装顺序、梁段吊装的不对称性、加劲梁的合龙方案以及确定合理的索鞍顶推方案等展开研究,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了大桥上部结构的设计和安装,实现了上部结构的高精度高效率架设。该项研究荣获201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关键技术五

复合浇注式沥青钢桥面铺装设计施工成套技术

首创大跨径钢箱梁复合浇注式沥青桥面铺装新技术。经过两年室内实验研究、两年铺装施工工艺研究和试验桥铺装施工,编制了《复合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专项试验规程》、《复合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施工指南》等技术标准,指导项目顺利完成主桥铺装施工,总结了施工工法,形成了复合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该项研究荣获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李春奖,全国公路交通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设计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优质工程奖等多个奖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10项、工法7项,QC成果10项,专利36项,出版技术专著2册和学术专刊1册,为我国悬索桥建设起到了重要借鉴作用。

来源:安全质量环保(QSHE)监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