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记(一)——武侯祠、杜甫草堂

2007年7月13日下午16时27分,全家人乘坐1348次列车前往成都,7月14日下午14时28分抵达成都,当即便游览了“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的武侯祠。随后,前往位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观赏了小桥、流水、梅园、竹林,发思古之幽思,享大自然之浪漫。

7月15日清晨,乘坐汽车前往乐山,参观了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处,历时90年终告完成的,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的乐山大佛。下午抵达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观光了报国寺、伏虎寺,夜宿峨眉山下。

7月16日清晨5时30分,乘车抵达雷洞坪停车场,徒步上山到达接引殿,然后乘坐缆车抵达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金顶,观赏了峨眉山独特的云海奇观,游览华藏寺,金殿、银殿、铜殿,拜四面金佛,在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观景台饱览了金顶风光。之后下金顶,乘车抵达五显岗,经过一线天、黑龙栈道,最后到达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区,与野生猴群亲密接触。充分感受了“雄、秀、奇、险、幽”,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的峨眉山古雅神奇、巍峨媚丽的风光。

7月17日乘车前往青城山,进山门,经天然阁、引胜亭、天然图画、凝翠桥、五洞天,抵达天师洞。然后,全家人一鼓作气,经九倒拐、壮观台后,顺势抵达上清宫。在幽静、音乐声中,感受了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的青城山的幽古清雅。之后,乘坐缆车下山,前往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都江堰,参观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安澜索桥、伏龙观、二王庙,之后,返回成都。

7月18日,前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星堆”参观,观赏了雄奇壮伟的上千件稀世之宝,感受了几千年前巴蜀文明和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的“七大千古之谜”。下午继续参观了继三星堆文明发现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观赏了于2007年6月9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展示的东亚发现的3000年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又一件国宝级珍贵文物---金面具以及被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金饰图等众多国宝级文物。傍晚乘坐火车抵达山城重庆。

7月19日上午,前往渣滓洞、白公馆参观,但由于重庆连续下雨,渣滓洞、白公馆遭遇洪水,无法参观,全家人在解放碑游玩,品尝了重庆火锅,傍晚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登上“东方王子”号游轮,开始了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万里长江三峡之旅。

7月20日清晨抵达了丰都鬼城,全家人登山领略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当晚,游轮夜泊于白帝城。

7月21日清晨,全家人在蒙蒙细雨中,乘坐渡船抵达已变成孤岛的白帝城,在白帝城山上远眺了十元人民币背景图案——三峡瞿塘峡的雄姿。之后,乘船近距离观光了“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瞿塘峡的雄伟气势,领略了云天一线、奇峰异石、千姿百态的“夔门”雄姿。但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水位上涨,已全无“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感觉。下午抵达并夜泊于巫山县。

7月22日清晨5时,游轮缓缓驶离了巫山县,进入了以幽深秀丽著称的巫峡。在袅袅云雾中,全家人在游轮甲板上观看了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神女峰,以及“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的巫山十二峰。感受了“巴东三峡巫峡长”两岸“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的自然风光。在时雨时云中感受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巫山云雨。下午,游轮抵达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的三峡大坝。全家人乘坐观光车,通过了高185米、总长3035米的大坝坝顶,游览观光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之后,乘坐汽车在岸上观光了西陵峡,抵达宜昌。傍晚,乘坐长途汽车于当晚24时抵达汉口。

7月23日清晨,全家人游览观光了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享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登楼眺望,远山近水一览无余,近距离观光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境,只能耐人寻味了……。之后,在汉口汉正街购物后,于当日下午15时40分乘坐1108次列车,于7月24日下午抵达兰州。特此记之。


以上文字是2007年7月游玩完四川武侯祠、杜甫草堂、乐山大佛、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重庆、长江三峡,武汉黄鹤楼回来后写的。把拍摄的彩色照片冲印出来,用各景点门票打头,依次按照景点顺序制作了旅游影集,并将上述文字打印出来置于影集首页;把拍摄的视频采集到电脑中。时光荏苒,转眼13年过去了,拿出尘封在书柜里的影集,回放电脑中的视频,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勾起了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老照片、视频不但留下了当时当地的自然风光,而且又详细记载了我们的游览足迹。静心慢慢翻阅、观看,那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着实令人震撼,也同时深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把照片用手机一一翻拍出来,回放视频并截图(所有风景照片均为截图),来完成四川、重庆行记系列。

武侯祠

2007年7月14日下午首先到达武侯祠,购买门票,进入景区参观。

武侯祠(汉昭烈庙)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庙内二门悬匾“明良千古”,寓意是: 明君良弼,千古垂范。门前端楹联:唯德与贤可以服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 一体君臣祭祀同。

横匾下端楹联:合祖孙 父子 兄弟 君臣 辅翼在人纲 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 幽燕 越吴 秦蜀 艰难留庙祠 一堂上下共千秋。

刘备殿前留影。

走进二门刘备大殿,殿内塑有刘备与孙子刘谌的塑像,殿中匾额“业绍高光”。殿内楹联: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刘备殿背后大门两侧有一副楹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出刘备庙便可看到武侯祠。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因而祠堂称为“武侯祠”,武侯祠的过厅上高悬“武侯祠”匾额,为郭沫若来游时所书。廊柱共有三幅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跨过厅,就到孔明殿。殿前有一明代凤鸟纹香炉,殿左右钟鼓楼,殿中匾额:名垂宇宙,左右两匾分别为:河岳英灵,勋高管乐。

大殿外侧楹联:勤王事大好儿孙 三世忠贞 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 千秋涕泪 墨痕同溅岳将军。

内侧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静远堂。孔明殿殿内有诸葛亮祖孙三代塑像。

孔明殿殿后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三义庙”。三义庙迁建记。三义庙原在成都提督街,又称三义祠,因城建之需原址征用,故在1998年1月迁至成都武侯祠。

庙外柱楹联:在三在 亡三亡 而今享祀犹同伴;合义合 战义战 自昔铭勋匪异人。 内柱反面楹联:异姓胜同胞 应不数曹家昆季;丹心昭白日 能再延汉室河山。

大殿外廊悬挂“义重桃园”匾。外柱楹联:遗庙近昭陵问魏吴而今安在;万年垂汉统看英雄此日何如。外廊内柱楹联:义烈重桃园 世载益梁存汉祀;勋名昭竹帛 千秋灵爽佐清朝。

在结义楼前留影。

喜神方,即喜神所在的地方。在“三义庙”前的路口处,有一墩大石,上书“喜神方”。游喜神方是我国古老的民俗,宋、明时期,成都某些道教的宫观中已经常接“喜神”。清代,成都人逐步形成了春节到武侯祠游喜神方的民俗活动。1999年,成都武侯祠恢复了游喜神方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迄今为止,我国拜忠义、游喜神的民俗,只有成都武侯祠开展。

三义庙后是“桃园”,纪念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孔明苑展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物。大门楹联:双手挽残局常归谈笑,鞠躬悲尽瘁胜有讴歌。

武侯祠内的荷花楼旁边的荷花。

武侯祠内盆景园的景色。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游玩完武侯祠,便直奔下一个景点——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唐·杜甫。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又经历代修葺,后人才有幸瞻仰。

从网上搜索的一张导游图。同学阿芳一同陪我们游玩。从哪个门进的记不清了,通过大门的照片比较后,应该是从南门进入的,之后在草堂内转了一圈。


万佛楼。

大雅堂前留影。“大雅堂”之名源自《诗经》之“大雅”。堂内陈列着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古代诗人雕塑。壁画将杜甫壮年漫游、困顿长安、遭乱流离、寓居成都 、羁留夔府、漂泊湖湘等生活的主要阶段以及《望岳》《秋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代表作浓缩在画卷中,展示了诗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草堂影壁。影壁上的“草堂”二字系用青花碎瓷镶嵌而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曾在草堂寺通草堂内墙上书“草堂”,以碎瓷砌就,曾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今日之花径照壁所嵌“草堂”二字,为其弟周竺君所书。

草堂影壁前就是花径,入口挂有“花径”匾额,大门楹联: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

盆景园。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廊内陈列着百余件用楠木镌刻而成杜诗书法木刻作品,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

在“杜诗书法木刻廊”留影。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茅草屋前虚掩的柴门。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客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复古茅草屋前留影。身后的茅屋,是依杜甫诗歌的描写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于1996年恢复重建的。这是一个被篱笆围着、在茂林修竹掩映下的院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杜甫草堂景色。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工部祠。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外柱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内柱楹联: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杜甫雕塑。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草堂南门。门柱内侧楹联:万里桥西草堂佳句如新宛见卜居之兴;百花潭上水槛苍波依旧长留怀古之思。外侧楹联:游宦上峨眉看浣花溪畔濯锦江头合构草堂小住;置身参稷契忆万里依人百年伤乱只将诗卷长留。

到杜甫草堂,必然要提到诗圣的诗词,挑选了几首杜甫最著名的诗词,有些在年少时也能倒背如流,放在照片下面,用来重温,也算是不虚杜甫草堂之行。就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最后一段作为此篇的结束语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