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区抵加人员管控组“三走进三担任” 营造“疫”线温馨“家园”

达奇区抵加人员管控组临时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先后安排了11家隔离宾馆,统一进行抵加人员医学观察。面对各类人群,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用耐心与真情,在隔离宾馆营造“家”一样的温暖。


走进外防前沿,担当抗疫大军的“排头兵”

“你好,请你测试一下体温。”“36.8℃,没问题,谢谢配合。”这是在宾馆大厅,抵加人员管控组隔离宾馆的“守门人”认真地对抵加人员检测体温。

战“疫”关头,处级领导担当重任,牵头负责隔离宾馆各项工作落实,攻坚团队火线集结,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驻点同志坚守岗位,实现了“阻断传染源、病毒不扩散”目标。从1月29日接到选址设立隔离宾馆任务当天,加格达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就协调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机关工作人员迅速集结,驻扎到各个隔离宾馆。他们严格执行地区疫防指第4号公告《关于加格达奇区疫情防控定点宾馆的报告》要求和抵加管控组制定的重点工作标准,把留观人员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严格区分,制定了周密转运程序,留观人员住宿、餐饮、垃圾清理、医护消杀、安全保障、实时监控等事项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明确各方工作职责,细化工作规范和流程。


走进内控源头,担当抵加人员的“主心骨”

“驻点工作人员的日常,就是24小时不间断协调沟通,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心理疏导、人员稳控。严格规范管理,安置留观工作顺畅、有序、高效、严密。”驻扎在兴安宾馆隔离点的张湘和说。

隔离留观人员情况复杂,体弱多病及各种心理状态都有。有一进来就暴躁发怒的;有想进来却不够隔离条件敲门敲窗的;有两口子非要住在一个房间的……在兴安宾馆隔离点有位失独老人刘阿姨,患有抑郁症,由于病情比较特殊,老人连矿泉水都打不开,驻点工作人员每天最少三次去她房间帮忙照顾生活起居、清理卫生 并做好心里疏导工作。就是这样,面对一个又一个突发状况,这样那样的诉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的履职尽责,内心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内防工作要严谨,尽量为患者提供生活便利,让每位患者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走进隔离生活,担当抵加群众的“服务员”

“等疫情过后,我也能到宾馆当服务员了,这套业务我都掌握了!铺床、保洁、叫醒服务……”驻点工作人员简旭幽默地说。

隔离宾馆没有服务员,驻点工作人员充当起“服务员”,白天不仅要照顾留观人员生活起居,还要负责宾馆的环境卫生、房间的布草更换、收走各房间的垃圾,送到消毒点配合保洁员消毒,这些每天的常规化工作他们已经非常熟练。为了更好的能为留观人员服务,他们把每趟车的时间都设定上了闹钟,无论是晚上十点,还是凌晨四点,他们都会准时的去为留观人员提供“叫醒服务”,避免留观人员乘车晚点。某天的下午,驻点工作人员在更换房间的床单时发现一条金项链,工作人员马上联系宾馆前台人员查看丢失者信息,第一时间联系到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工作人员说:“拾金不昧是我们每个一线防疫工作者应该做的,何况我还是党员,更应该以身作则。”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经历了在抗疫一线的锤炼,磨砺出一支拉得出、叫得响、打得赢的红色队伍。有了这个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战斗堡垒,必定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筑起“第一道”牢固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