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

富贵而骄,自取祸患。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引述

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没有不趋之若鹜的。老子在这里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叫人要适可而止。

贪位慕禄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恃才傲物的人,总是耀人眼目,这都应深自警惕的。富贵而骄,常常自取祸患,就像李斯,当他做秦朝宰相时,真是集富贵功名于一身,显赫不可一世,然而终不免做阶下闪。从淮阴诛戮、萧何系狱的事件看来,我们可以了解老子警世之意是多么的深远!

本章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之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不可“盈”,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如能“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

“身退”并不是引身而去,更不是隐匿形迹。王真说得很对:“身退者,非谓必使其避位而去也,但欲其功成而不有之耳。”“身退”即是敛藏,不发露。老子要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把持,不据有,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可见老子所说的“身退”,并不是要人做隐士,只是要人不膨胀自我。老子哲学,丝毫没有循世思想。他仅仅告诫人们,在事情做好之后,不要贪慕成果,不要尸位其间,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