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采桑子》,道尽了世家的繁华和落寞

说起“京味”,我们能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老舍。老舍的小说以幽默,接地气著称。因此被誉为是“京味小说”的重要人物之一。那么,在老舍之后,还有没有人是写京味小说的呢?

有的。叶广岑是当代的“京味文学的旗手”。而《采桑子》则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胃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清朝已经没有了,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

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衰落 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那么,今天我将从作者的经历、京味文学的不同之处以及这本书的写作特色来分析这本书的魅力之处。



01、金家小格格的一生,也是作者的一生

叶广岑曾说,这部书里或多或少有她自己的影子。而或许也是因为作者叶广岑的独特经历,才可以创造出这么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那么,金家小格格里,到底有什么是叶广岑本人的经历呢?



1、叶广岑和金家小格格一样,都是旗人

金家小格格的祖先曾经和皇上一起打过江山,并在战场上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也因此,被封为旗主,而到了金家小格格祖父的那代,是镇国公。虽然,并没有祖先那么威猛,但也是富贵有余。

而作者叶广岑也是旗人。祖姓叶赫那拉。叶赫那拉是一个庞大的满族姓氏,从古至今出了无数的皇后。至于其他的妃嫔也是不计其数。我想,叶赫那拉氏和金家一样,也是顶尊贵的家族吧。

或多或少,金家小格格应该就是叶广岑的化身。两人都是出身在名门望族,一个是祖上有功,一个是祖上出皇后。两大家族也都是满清比较厉害的大家族。或许,也因为是大家族,才造就了最后覆灭的凄凉感。

2、叶广岑和金家小格格一样,都有着十四个兄弟姐妹

在书里,金家小格格排第九。而金家这个大家族,一共有十四个兄弟姐妹。而这些兄弟姐妹,并不全是同父同母。而这个习俗,也刚好符合了当时的一个社会情况。新思想和旧思想的融合对立。

而叶广岑家里,和金家小格格一样,也是有着十四个兄弟姐妹。不仅如此,叶广岑在家里也是排行第九。还记得书里,大家都叫小格格为:耗子丫丫。而叶广岑小时候有个绰号叫王八丫丫。意思是说,她认准一件事情就不松口。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真的会认为作者叶广岑所描写的那些事情,那些故事是真实的存在。可是,在我看来,不管是真是假。那是一个时代的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记录下来。



02、老舍和叶广岑“京味文学”的异同

说到“京味文学”,老舍当首推其中。而老舍是现代的文学作家。而在当代,说起“京味文学”,则会想起叶广岑。都是“京味文学”,那么他们两人的“京味”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们两人都是围绕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如同老舍,在《骆驼祥子》里,他写的是在北京城里的车夫,叫祥子。而除了祥子外,老舍笔下的人物都逃不掉在北京发展的路程。不管是高官贵族还是贩夫走卒,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北京城中的。

叶广岑也同样是如此。或许,这就是“京味文学”的概念。发生在北京城里的故事。我想,北京应该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城市。除了是我们的首都以外,里面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民俗文化,都是“京味文学”的基础。

其次,都用“京片子”来写故事,描绘的景色大致也都是四合院和胡同

北京景色的特点就是四合院和胡同。这两个别致的景色,是其他地方少有的。而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两位作者,都是用“京片子”来讲故事的。

先看老舍

啥也不干的老马先生,虽迂腐,倒也从头一天出门就晓得了“东西文化不能调和” :“老马先生把驼绒紧身法兰绒汗衫,厚青呢衣裤,全穿上了。还怕出去着了凉,试着把小棉袄絮在汗衫上面,可是棉袄太肥,穿上系不上裤子。于是骂了鬼子衣裳一顿,又把棉袄脱下来了。……要不怎么说,东西文化不能调和呢!看,小棉袄和洋裤子就弄不到一块儿!……”他眼睛里瞅见的,是英国的景儿,心里琢磨的,是英国的事儿,但他瞅的方式和琢磨的腔调,无一不是老北京的样式儿。在古玩店里,他琢磨着怎么给隔壁店家个小钉子碰。“然后坐在小椅子上自己想着碴儿笑:你们的买卖好哇,架不住咱不理你!俗气!”

细看《二马》里的老马先生,老舍描绘的是他穿衣不伦不类的事情。可是,在这一段中,“瞅”、“琢磨”、“想着碴儿”等这些词,都是北京人特有的词汇,而这些词是南方人不会用的。

再看叶广岑

状元媒我给老纪斟了一杯酒,恭恭敬敬地端过去。老纪穿着光板军棉袄,身上满是油渍和饭汤,酒糟鼻,老年斑,一双烂眼圈,一肩头皮屑,属于典型的糟老头子系列。老纪并没接那酒杯,却抓过我的手,用那皴裂的糙得像锉一样的掌心小心地摩挲着,一股强烈的油腻味儿直冲我的鼻孔。老纪说我的手像母亲,修长细腻,绵软无骨,于是,烂红的眼圈变得更加红润,如同沾了露水的桃花,闪烁在下午的阳光中。我有些别扭,按说老纪是长辈了,长辈的老纪这样做是对晚辈的亲切和疼爱;别说摸手,就是亲一口我也说不出什么,可这会儿却总觉得腻味。

这段是《状元媒》中的其中一段。描绘的是状元和老纪等人喝酒的事情。而在这一段中,“锉”、“腻味”等词,也是京味文学里特有的。而这些词大部分都是北京人再用。

总结说来,老舍和叶广岑的相似点,大致都是用“京片子”描述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有的是旗人、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底层人民。也正是因为这些,才突出了“京味文学”的独特性。



那么,都是“京味文学”里的佼佼者。那么两个作家的“京味”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在我看来,叶广岑和老舍的写作风格等方面是没有相似之处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舍大多是描绘底层人民,而叶广岑大多描绘旗人

先说老舍。不管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还是《二马》。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描述北京城里的底层人民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老舍的笔下更看重的是底层人民和这个城市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对老舍来说,他更关注的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比如说,《猫城记》里的猫民,其实代表着一种最传统的底层人民思想。这些底层人民思想,虽然有着最传统的美德,可是身上的愚昧和保守,却是那个时代的共通性。

再来说叶广岑。不管是《豆汁记》还是《采桑子》。叶广岑笔下的人物都是没落的满清贝勒。而里面也永远少不了一个小格格。

叶广岑笔下的人物,不管是莫姜还是《采桑子》里的小格格,核心主题大多都是没落的旗人们。

在我看来,这其实有一种绚丽的“破灭感”。如同《采桑子》中,金家曾经是一个富贵的大家族,可是现在的子女们,有的远嫁,有的早逝。真应了曹雪芹的那句话:“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或许,曾经有多繁华,那么现在就有多凄凉。和曾经做对比,也不由的凸显出现在的落寞。

2、老舍是写实的手法,但叶广岑更多的是心理描写

不管是《骆驼祥子》,还是《二马》,老舍的作品里描绘的是男主角身上发生的事情。而老舍通过人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像一种写实的手法,不偏不倚的描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而叶广岑是以一个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的。因此,不可避免,这也会有着那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对比起老舍的写实手法,我认为,叶广岑更侧重于心理上的描写。通过心理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老舍写故事是通过幽默来揭示悲凉,而叶广岑则更倾向于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悲凉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结局其实是个悲剧。可是,在描绘这个悲剧的过程,祥子是以一种幽默的写法写祥子的努力和祥子的失去。而对于虎妞,虽然她凶,可是她也的确是为祥子好的。但是虎妞最后的结局却是让人悲伤。在我看来,老舍是通过幽默的笔法来揭示祥子的一生悲剧。

叶广岑的故事,大多都是没落的旗人。而也因为没落的旗人们会想起曾经的往事,通过往事的繁华,来突显出现在的凄凉。虽然,兄弟闹翻、不听父母的话和人私奔等故事,从古至今不在少数。可正是因为有着往日的繁华,才对比突显出来,这个家族的没落。



03、《采桑子》的艺术特点

《采桑子》这本书被称赞: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那么,这本书的艺术特点有哪些呢?

首先,借用了纳兰性德的词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纳兰性德《采桑子》

《采桑子》本是一个词牌名。而纳兰性德借用这个词牌名,写出了这一首凄凉的词。而作者叶广岑则借用了这首词。而在每一章的题目,分别就是纳兰性德这首词的每一句。

我想,借这首词的目的大致有两个:其一,纳兰性德本姓叶赫那拉。而叶广岑也想通过这本书向这位祖宗致敬。其二,这首词的风格是比较凄凉的,符合叶广岑这本书的主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悲剧。

其次,由一个人串联起一整个故事

《采桑子》这本书里一共有9个故事,对应纳兰性德的词。而这9个故事是互相独立的,讲述金家这个家族每个人的故事和一辈子。如同《红楼梦》里,每个人的结局也不一样。

可是,这九个独立的故事,却是由“我”这一个人串联而成的。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哥哥和姐姐,叶广岑用“我”来串联起书中的故事。使之成为独立却又整体的一个故事。而这个设置,不得不说是让人感到惊奇的。

最后,戏曲是这本书的亮点

“京戏”也是“京味文学”里的一个有趣的点。而许多大户人家的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这种熏陶,喜欢听京戏。因此,才会有了第一个故事中,大姐和戏曲的故事。

或许,作者爱听京戏。也因此,她的许多书名都是从戏曲里转化过来的。比如,《豆汁记》,《锁麟囊》等。

我想,这或许也是给传统文化带来的一种间接性传播。现在,很多人都迷恋着爱豆,可是我们却遗忘了我们的文化精华。现在,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听戏曲,可是却有大量的人喜欢爱豆,为他们打call。我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别的渠道,来告诉大家,这些文化,并不落后。我想总会有人愿意听一听,看一看。



结语:

《采桑子》这本书,见证了旗人们的没落和繁华,也带我们见识了老北京的风貌。一首词,带出一个世家。或许,就是那句话吧,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