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你真的会记笔记?日企都用哪些方法记笔记?

前几年参观日本企业。除了看日本企业的现场,我也喜欢看看他们的企业博物馆。也许是由于企业的历史都比较长的原因,他们的博物馆或者陈列馆里都有企业的发展史,当然还有老板或会长的一些物品。

这些物品当中,几乎所有的老板当年工作的笔记本都会展览出来。

在日本,笔记本不叫笔记本,而是叫做手帐。

丰田喜一郎、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等都有记录手帐的习惯,记录的文字并不复杂。

一、日本人喜欢使用方格笔记本

有一本书叫做《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作者高桥政史。看看以后会有很多启迪,不过讲道理的成分更多一些。

去了日本,我发现文具店里有高桥政史公司出品的手帐,非常有特色。

2016年开始,我在无印良品买过几个笔记本使用以后,都是方格的。

方格笔记本非常顺手,排版整齐,便于做表格设计,也非常适合做卡片,简洁而干净。

我后来几乎就没有用过传统的笔记本了。

二、日本人记笔记喜欢条目化、图例化

2017年我去参观住友不动产,在他们的样板房和总经理聊天的时候,我注意到他手上有一个很小的本子。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他就会记录一些东西。

比如会议纪要,他会用手绘制一张桌子,每人座位写上名字,然后每个人讲述的要点一目了然。

一般的会议记笔记,全是文字,自己都可能不喜欢打开第二次。而这种图文式的会议笔记,很快会让你回想起当时的交谈情景,场景感非常强。

三、日程手帐人手一册

如何凸现时间的宝贵呢?了解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就是对时间最大的尊重。

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较真的,一般会提前2个月安排自己的时间,约定好的会面非常准时。

我也逐渐养成了写手帐的习惯,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可视化,复盘的时候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的时候,我只需要把自己投入某个项目的时间总量、工作节奏进展都会一目了然。

四、笔记主要记录事实而非情绪

情绪很难标准化,但记录事实可以。

笔记并不需要文采,只需要注重事实就可以了。

这和日本人务实的态度有关,日本作者写书多是以实用和可操作为导向,他们更喜欢直接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套路。

五、关于手写笔记和电子笔记的认识

电子笔记有便于存储、便于携带等优点,且利用好各种APP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的找出自己的资料。两者的缺点和短板也非常明显。

比如有时候我们本来是要记录一个东西,结果翻看了20分钟朋友圈,该干的事情就忘记了,很难专注。手写笔记的缺点是容易丢失,资料检索比较麻烦。

我的办法是一些重要的方案用电子笔记,特别是一些需要分享的笔记更是如此。记录日程用手写,提笔写的过程就是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如果有机会去游学和参观,可以留心一下日本企业老板的手帐,因为手帐是离他们最近的物件,且记录的资料基本都是第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