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隔离病房里的环卫突击队:不怕!顶上

在武汉汉口医院,有这样一支专门的环卫突击队,他们每天穿着三层防护服,在病区里一待就是4个小时,负责着近百间隔离病房的清洁工作。他们当中,有90后的年轻人,更有退休的老党员。

90后的李莹锟是一位退伍军人,在接到组建隔离区环卫突击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像这样的垃圾桶,最多的时候,一个班下来,他要拖上几十个放到楼外的集中消杀点,即便一手拖两个,有时候,他也要来来回回跑上十几次。

江岸环卫集团工人 李莹锟:有种蒸桑拿,很闷的那种感觉。几乎每天,防护服里面的秋衣秋裤都得湿个透。

为了方便后续的垃圾处理,每天李莹锟和同事们要对病房里的每一个垃圾桶仔细翻整。从医用针头、到剩菜剩饭,从病人用剩的清洁用品、到防护服,大大小小,李莹锟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放进七八个垃圾桶。

江岸环卫集团工人 李莹锟:有时候清理那些垃圾,针头啊,和病人接触,我也知道风险的存在,但是这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干的。我们作为90后是国家的新生力量,之前一直是被呵护的一代,现在我们长大了,需要我们顶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得上。

这支突击队的领队董亚刚也已经40多天没有回家了。就在他加入突击小分队的同时,他的父亲也加入了方舱建设志愿者的队伍。上阵父子兵,并肩作战,让他有了更大的干劲儿。

江岸环卫集团工人 董亚刚:我爸总是鼓励我,说孩子不要怕,有国家在后面,你怕什么呢?虽然我不是医护工作者,我不会治病救人,但是我能给医护人员、患者创造更好的,更舒适的治疗环境,让他们能在干净的环境里接受治疗,让医生能在干净的环境里休息和战斗。

余小双在这支突击队里是大姐,一名干了三十五年环卫工作的老党员。虽然已年过半百,跟她身高差不多的垃圾袋,身材矮小的她扛起来就走。她2009年获得了武汉市劳模的称号,年轻时的她曾经一个人一个月内清理了上百条堵塞的水沟。2012年退休后,她依然要求坚守岗位。

江岸环卫集团工人 余小双:

我就觉得吧,进社区的时候,街道都是挺脏的,最后在我的清扫下,它非常干净、整洁,觉得有一点成就感。

这次,大年初一在招募新冠肺炎病区环卫突击队的倡议书发出的当晚,余小双又第一时间报了名。年纪大了,再穿上防护服,每天清扫几百平米的病区,家人不免担心她的身体。

江岸环卫集团工人 余小双:我今年58了,一天下来穿着防护服,工作强度也是很大的,而且又有风险,家人劝我说别来了。但是我说不来怎么能成呢,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千里迢迢地来帮助我们,我们武汉人更应该义不容辞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