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考验,博泽的“答卷”值得称道——访博泽中国区总裁项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的部署,复工复产以及之后生产计划的调整是产业现阶段面临的痛点。针对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博泽中国区总裁项洁,探讨博泽在特殊时期如何应对难关,以及疫情过后整个供应链体系在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启发。


博泽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疫情?


汽车产业供应链复杂,覆盖从最底层的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国内外客户端,因此疫情对供应链体系影响面非常大。如何减轻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生产考验的是零部件企业的应急机制和快速响应能力。

博泽在疫情开始的第一时间就在全球和本地成立了应急小组,涵盖各个相关部门,实时沟通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复工复产情况。此外,博泽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给所有客户发放告知函,希望客户基于中国的疫情发展,及时更新订货计划。这一举措收到了客户非常积极的反馈。得益于一系列举措,博泽走在产业链的前端,快速平稳地恢复了供应链运转。

“我们刚开始最严峻的考验是来自于员工的复工能力,因为很多员工被要求隔离,而且需要考虑他们是否能如期回到工厂。”项洁说道。而现阶段,博泽在中国除了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武汉合资工厂预计在3月复工,其余9家工厂已经有条不紊地大范围恢复生产。相关的运输公司也拿到了复工许可,物流问题得到解决。相对较高的复工率基本上保证博泽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即使存在供应缺口,博泽也和客户保持积极沟通,了解客户的内部产能情况,跟着客户的节拍及时调整方案。


另一方面,上游供应商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人员短缺的瓶颈。针对受供应链影响的业务,博泽启动了应急预案,比如从海外工厂临时进口具有替代性的零部件、另开模具等。当然,这些解决方案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响应机制的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博泽的全球应急小组,具有全球供应链的全局观,能够监测哪里出现了供应问题,然后及时采取措施。


中国战略是否因疫情影响而作调整?


疫情也给博泽带来很多成本管理方面的启示。在量大幅下滑,而固定成本又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在低盈利水平下控制成本,这对于包括博泽在内的欧美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课题。

此前博泽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制定了2025年中国市场业绩翻番的战略目标。面对疫情的影响,博泽中国战略是否有所调整?对于这个问题,项洁表示:“我们未来的方向肯定还是保持不变的。当然受大环境的影响,对于数字翻番这样一个量化指标,公司会重新做一轮观察和调整,但整个增长目标保持不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坚持本土化的产品策略外,博泽还会持续投资未来包括导入新产品。研发团队、前期开发和创新团队会针对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做更多的拓展。


此外,博泽一年一度召开的高层战略闭门会,也将探讨和调整具体目标。除了博泽三个事业部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还有一些跨事业部的整合,以及系统化场景实施的研究。博泽将在现有业务中寻找降本增效的空间,以应对未来新业务的资源需求。

“在大方向上,我们还是采取本地生产本地供应(Localfor Local)。”项洁表示。当然,这和博泽的产品特质息息相关。博泽的主要产品包括车门和尾门系统、前排和后排座椅系统,相对来说产品尺寸较大,就近生产可以解决物流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基于标准化和平台化设计的零部件,博泽已采取全球化的规划。针对体积小并且能够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运输成本不是太大的制约,例如电机系统。因此博泽对这些标准化组件开展全球布局战略。


目前来看,博泽中国区业务大部分还是面向本土市场,只有不到10%涉及出口。但是在复工之初的这个特殊时期,博泽的重点还是首先放在出口业务上,原因在于国内客户已经大幅度下调生产计划,而国外的客户暂时没有调整。

显而易见的是,疫情的出现使得博泽开始提前考虑其在中国的整体布局,按以往预计产量进行的布局需要重新规划。有些地区的业务成本越来越高,如何将部分业务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未来,高成本地区将更侧重战略和研发。从产品角度上来说,博泽将做更多本土化的设计,甚至是本土化平台设计来降低成本。



疫情的冲击给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疫情之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趋势。疫情下的居家办公模式,催生出具有灵活度的办公需求。依靠数字化IT系统和团队的支持,博泽在特殊时期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公司在线上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跟员工保持密切的联系。就企业管理方面,数字化转型已经落实到博泽所有高层管理人员的发展目标中。博泽最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是研发和运营部门,具体措施包括工具和系统的引入、数字化工厂、在生产上导入研发工具、加速推动精简化和自动化。


另一方面的启示是对供货模式和供应链管理的思考。许多零部件企业采取即时供货,或者说零库存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供应渠道中断、供货不足是一大挑战。针对该模式是否会变化这个问题,项洁的答案是否定的:“零部件,或者整个汽车行业的按需生产、零库存、精益、降成本,这些理念应该不会变,而且会继续推行。”事实上,博泽是最早在中国市场上推行零库存概念的企业之一,而且是即时排序化供货的供应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供应大众的车门系统。汽车产业如果大量备货,会导致成本急剧上升。面对疫情或其它突发事件带来的供货困难问题,除了做好应急预案,供应链的多元化战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企业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降低。

“在困难的形势下,行业应该抱团取暖,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搭建和政府的沟通平台,相互分享经验,协同共赢”,采访的最后,项洁说道。


结语


疫情的冲击,不仅是对零部件企业应急机制的突击检查,更是对企业长远规划的考验。面对压力,博泽建立起完善的及时响应机制,协调供应链上下游的运转,并且推动数字化进程和本地化策略,以促进战略目标达成。可以说,博泽在疫情这场考试中,交出了优秀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