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頂架大佬做的揹包怎麼樣?拓樂 Thule Capstone 22L揹包簡評

成立於1942年的拓樂公司為我們所熟知是因為難出其右的汽車頂架系統,拓樂是業界少見的可以為幾乎所有品牌的車型提供汽車頂架搭配組合的企業。我們本地單車俱樂部也是買了好幾套頂架,從奧迪

A6(參數|圖片)到斯巴魯森林人,都用的非常好。

隨著拓樂集團業務的不斷成功拓展,目前這位車頂架一哥在中國的產品領域已從汽車配套拓展到戶外、旅遊和日常通勤,推出了許多很專業的揹包。

20L左右的揹包我個人感覺是非常實用的,可以滿足1-2天的旅行或者不在室外過夜的戶外活動,作為日常通勤包使用也不會太突兀,是我很喜歡的揹包。先談談我個人是如何選擇“20L左右小包”的吧:

第一、混過77“電子秤論壇”的我來說,第一自然是重量問題。如果揹負時間比較長的話,厚重的戰術揹包自然不適合,戶外系的揹包會輕便許多。

第二、揹負系統。揹包背在身上不累不熱,是我們的終極要求。專業揹包的揹負系統設計是否科學,透氣性是不是好,使我們主要考慮的因素,也是專業揹包和“大路貨”最明顯的區別。

第三、裝載能力。1-2天的行程,通常帶的東西不是太多,20L上下的容量就差不多了。

第四、外觀。戶外系的揹包通常會用比較“亮眼”的顏色(方便戶外識別),揹包外部有比較多的掛點、綁帶,方便攜帶各種各樣外形的物品;而戰術系的揹包就用比較低調的配色,揹包外部多用標準擴展帶,比較規整。都市使用,黑色、深灰以及卡其色的揹包更低調;而戶外旅遊,自然是戶外系的揹包更加方便合適了。

這裡先附上評測視頻,想快速瞭解的小夥伴,速戳~

一、開箱:

在有些蕭瑟的冬日,深淺不同“海神藍”拼配的包在暗色調中顯得很亮眼。包體相對偏狹長,方便我們在戶外穿行、攀爬。 拓樂同款包有“S/M”和“M/L”不同大小的型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軀幹長度來挑選。

揹包的數據諸元如下:

測量方法:

我的數據是20英寸、51cm,適合M/L型號

1、外觀

包的外形很圓潤,紅色的拉鍊頭,加上兩種藍色拼接設計,視覺效果不是一種顏色那麼單一。在戶外活動中有很好的識別性。

大塊的吊牌,很符合我的看吊牌數量來評價產品檔次的偏好。

2、材料

包身材料是大名鼎鼎的CORDURA紗線。CORDURA的名字由來就是簾線CORD和耐久DURABLE,有譯作考杜拉,也有人戲稱為烤地瓜,指的是英威達公司(INVISTA)生產或者認證的一種面料,是美軍軍服也在廣泛應用的一種綜合性能超強的人造纖維面料。具有輕、速幹、柔軟、耐久性強的功能性面料,長時間使用也不易變色等優點,據說可以直接滅菸頭,但也可以被有機溶劑溶解,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粘上“修正液”一類物品。

並且,在相同重量的情況下,CORDURA面料的耐用性分別為標準尼龍面料的2倍,滌綸面料的3倍,和棉製帆布的10倍。這就意味著更輕的CORDURA可提供與比較重的標準尼龍,聚脂纖維或棉製帆布相同效果的耐用性。而且CORDURA面料的耐用性更體現在它的抗撕裂強度和抗磨損性均異常出色。

3、收納倉

正面大個的快反面袋,通過彈性面料和左右各一個插扣的設計,既能保證大開口,能放入大件物品,也能保證束緊效果,內置物品不跳動,不掉落。

揹包頂部的拉鍊袋,可以放置一些經常需要去放的小物品。

裡面有掛環,可以掛扣鑰匙一類的物品,還能放諸如能量膠、能量飲料粉等……

主袋拉鍊用了紅色大拉環,即使是戴手套也能很容易的操作。

開口幾乎佔了整個包身的3/4,整理收納物品很方便。

放著一堆衣服雜物輕輕鬆鬆。

頂部有水袋管子出口

左右兩側均有兩個鬆緊的側袋,可以放置水瓶之類頻繁去放的東西,我感覺彈性側袋是提高使用體驗最強配置。

側袋除了能裝大水杯之外,配合上方的尼龍手動的束緊帶,還能外掛三腳架等自重比較大的裝備。

假如是登山杖等輕型物品,利用包身右側的套環與彈性拉帶來進行固定攜帶。

4、揹負系統

揹負系統,則是包包的靈魂。揹負系統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揹包的使用體驗。

Capstone 22L使用了張緊式的網狀背板,使得我們的背部與包完全分離,即使是長時間揹負,背部也能保持相對的涼爽和乾燥。

揹包採用了合金管框架支撐,選用高強度、高彈力鋁合金管定型,不僅減輕了支撐材料的重量,同時使受力更加均勻,揹負的穩定性更好。

5、揹帶的小細節

1.揹帶的頂部均有一條重心調節帶;

2.揹帶可調節部分是有彈性收納帶的,可以把多餘的揹帶頭收納的很正確,好看也好用。

6、插播科普時間

重心調節帶

人類生理結構決定, 揹負物資的時候, 重心越高,越穩定, 尤其是上山的時候。所以,在揹包的時候都會盡可能的重心靠上,甚至可能會高過頭頂。揹包設計的時候,肩帶可能就不連接在包的最上方, 而是中間的部位。這樣的情況下 揹包容易後仰,導致重心靠後,人會摔倒。.在這種情況下, 設計了負重調節帶/重心調節帶, 將揹包的重心拉向前。

7、揹帶

揹帶有一定的厚度,提高舒適感。

作為一個專業的戶外包,可調式的胸帶和環抱式的腰帶自然比不可少。

腰帶3/4部分內側用海綿進行了填充,手感相當柔軟。拉帶做了回折,往前拉是收緊,往前用力收緊的方式很舒服,不彆扭。

側面空間自然有不浪費,設置了集成的網兜,一邊有拉鍊,適合放貴重物品,一邊是彈性材料,可以放鹽丸這樣的小東西。

網兜有足夠的空間放下我配了戰術套的6.17英寸R1手機,剩餘空間還能放幾包面巾紙……

揹帶上自然是集成了彈性和無彈性2條壓帶,可以穿水袋的飲水管或者外掛附件。

掛把水果刀、手臺或者手機套都可以。

底部的考度拉布料輕薄而耐磨。

8、防水性

因為是“小包”,並沒有頂蓋,防大雨能力似乎有些不夠,所以包底部自帶防雨罩。

防雨套還有防丟裝置

套上防雨罩之後,防雨能力是“狗太斯”布料也趕不上的。

秋冬少雨,我在浴室試了下:

包的表面有斥水能力,短時間防小雨是沒有問題的。

二、實際揹負體驗

上身效果不錯,包與後背相當貼合,肩帶和腰帶的壓力很舒緩。調整好胸前束緊帶和腰帶之後,揹包緊貼在後背和腰窩中,揹包的負重平均分佈,大大減緩了負重感,這就是戶外包揹負系統的的技術含量與神奇之處。

背上包後,軀幹還是很靈活的,抓下把騎車,絲毫不影響。

因為氣溫不高,對網狀透氣背板的極限能力沒有太多的體會。

適中的體積,容積和揹負和諧統一。

在冬日的山林中,即醒目又不會太突兀。

側袋的位置不錯,反手既能抽出水瓶進行補水。

南方的山還是能保持大部分的綠色

大話西遊“至尊寶”造型

第二次上山,氣溫就比較高了

基本上只要穿一件抓絨長T就行,此時就能感覺到網狀背板卓越的透氣能力,背部一點都沒被額外的悶出汗來,整個上半身體感熱度差不多。

中途路況比較好的時候,還揹著小跑了一段。

單側揹負三腳架,包的表現也比較平衡,徒步過程中沒有明顯的“單邊重”的現象。

三、總結

對於拓樂Thule Capstone 22L幾次的使用,無論是顏值、科技還是實際體驗,讓我對拓樂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揹包有了相當的認識。旅行、徒步和騎車,都能很好的滿足我的需要,是短途活動用包很好的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