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湾区十五载,脱困之路

金融街起家于商务地产,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住宅+商务”的开发模式,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从战略布局来看,金融街持续坚持以五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为发展重点,截至2019年,公司已进入五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一小时交通圈区域,共计

16城

根据亿翰智库华南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1-12月广东省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50》,金融街2019年实现业绩95亿,位列榜单第37名。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街2018年的销售业绩也才刚过300亿。

早在2005年,金融街首次提出“从北京走出去”,并将两千多公里外的惠州作为第一站,以2.6亿拿下巽寮湾旅游度假区商住地,成为首个进驻当地开发的企业。该项目规划用地29平方公里,定位滨海休闲度假区,规划开发周期为8-12年,总投资额达200亿。在拿地两年后,该项目才正式动工,并于2008年中推售凤池岛一期;但其后续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顺畅,除了每年三四百套的少量推盘之外,并无其他动作。

2005-2013年,正当各家房企陆续抢滩大湾区的时候,金融街却将时间、精力全都倾注在惠州项目上,由此错过了在大湾区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2014年初,金融街才真正将布局大湾区提上日程,但从目前战果来看,其布局力度较弱,所获项目主要集中在广佛,其余进驻城市难有量的突破。

表:金融街大湾区布局情况


1、广州:前期深耕,后续难拓展

金融街原本希望借助自身优势的商务地产实现首开,因而在广州四处探地的前期,一直试图寻找合适的商务地块,并对当时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开发建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够借此再造一个“北京金融街”。但由于广州土地市场的严格限制,大型地块多被分拆拍卖,且限定金融机构或投融资机构竞买,因此金融街的这个美梦也只能落空。

一番波折之后,金融街凭借其国企资金优势,频频现身广州土拍,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通过招拍挂连下5宗地块,分布于荔湾、番禺、萝岗、海珠等区的热门板块但由于后续广州土拍愈发激烈,自2017年以来,金融街并没有再拓展其他项目:

1)2014年2月,金融街首入广州,以29.9亿+配建8.3万㎡拆迁安置房的成本代价拿下广钢新城地块,折合楼面价22031元/㎡,一举刷新荔湾新地王。但这番高调背后却是高风险,广钢新城于同年9月出让的第二批地块均价已下跌4000元/㎡,这为项目后续销售带来一定压力;

2)2014年7月,金融街底价8亿拿下番禺区市桥江景靓地,总建面9万㎡。但该地块出让条件苛刻,要求居住用地建成不少于6成的90㎡以下中小户型+配建1万㎡安置房,而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用地建成后,须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

3)2014年7月,拿下番禺地块后的第二天,金融街以底价5.7亿再落一子。该宗地位于萝岗区长岭居板块,楼面价6500元/㎡,然该地价偏高,本土开发商难以承受高昂价格,因此金融街轻松获得这次机会,用以打造融穗御府项目;

4)2014年9月,金融街联合金茂以接近底价的32.4亿拿下广钢新城二期面积最大的AF040125住宅地块,折合楼面价14264元/㎡。成功拿地后,双方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开发公司,各占50%权益,由豪宅开发经验丰富的金茂主导,打造定位高端的珠江金茂府项目;

5)2015年9月,金融街溢价45%夺得海珠广纸片区一宗宅地,总成交价22.8亿+配建2.07万㎡拆迁安置房,实际楼面价达26217元/㎡,比该片区首批出让的商住地楼面地价高出10000元/㎡。虽然该片区前景不错,但该地价已十分接近当时周边二手房价

表:金融街广州项目情况


2、佛山:高溢价强势落子,成本压力大

随着广州市场机会寥寥,金融街开始转移阵地,将目光投向拥有“广佛同城”利好的佛山。2017年8月,金融街打败保利、万科、中海、龙光等强劲对手,以11.8亿元+2.76万配建拿下佛山三水北站附近商住地,溢价24%,再次借地王项目布局大湾区第二城

2019年3月,金融街二度落子三水,以13.3亿+1000㎡自持面积夺下三水新城商住地,扣除配建后楼面价为7542元/㎡。随后不久,金融街首进南海,溢价19%拿下丹灶仙湖度假区一宗地,再拓佛山版图。该地块紧邻三水,位于仙湖西北边,周边生态环境丰富,但距离主干道超2公里,且须限高建设,容积率仅1.5,将被打造为低密度产品。

表:金融街佛山项目情况


3、深、莞、惠:合作借力,但成效寥寥

或许是因为先前投入了过高的成本布局广佛,在首度落子佛山之后,金融街便暂缓了脚步,有超一年的时间没有在公开市场上拿地。除了更专注于广佛项目的打造之外,金融街也开始调整战略布局,尝试跳出广佛圈。不过,此次尝试也仅仅是蜻蜓点水,并未引起太大波澜。2018年开始外拓布局以来,金融街仅在东莞、深圳、惠州获取三宗项目

1)2018年10月,金融街首进东莞,底价15.7亿收下茶山镇商住地,计容建面16.5万㎡(其中10%配建为安居房),实际楼面价10871元/㎡。该项目附近教育、医疗、商业配套完善,目前在建,周边均价23000元/㎡;

2)2018年10月,继巽寮湾之后,金融街再入惠州,并首次涉足惠城区。竞得地块所在片区颇受开发商青睐,此前已有多宗土地成功出让;

3)2018年11月,金融街进驻深圳,拿下大湾区另一核心城市,以最高限价28.1亿+4000㎡人才配建力压华润、中海、招商等,拿下光明凤凰城宅地。

鉴于前期经验,在惠州、深圳两个项目上,金融街选择联手华发共同开发,以减轻成本压力。

表:金融街深莞惠项目情况


总结

金融街早早就扎根广州,但后续深耕不足,2016年后再无新增土储;同时外围虽完成铺面,但纯招拍挂压力巨大,后续深耕仍是问题。基于金融街在湾区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主要其有两大阻力:

1、受制于集团业务模式,难以大幅扩张:金融街一直以来以商务地产为主业,由于周转周期长、效益缓慢,加上住宅业务发展也不是很顺畅,致使其现金流常常处于紧张状态。根据2017年财报,金融街各项现金流指标呈现负值,其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亿元,同比减142%。在此背景下,对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大受影响,限制了金融街在大湾区的战略扩张;

2、拿地方式延续京派作风,湾区项目压力较大:金融街在湾区以招拍挂为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过江龙进驻湾区,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同时其湾区市场份额聚焦在广佛、深莞惠,可选择的投资区域并不多,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下,光靠招拍挂压力太大。实际上,金融街还有很多优势能力,比如区域整体开发、产业地产、商务地产开发等,若能加以应用,或许将成为破局的钥匙,另外湾区合作趋势明显,金融街也可以选择继续增强合作力度。


往期回顾:

房企湾区揭秘第1期丨阳光城:从一家房企中报看过江龙的大湾区布局策略

房企湾区揭秘第2期丨新力地产:一城22盘,新力“惠州模式”揭秘

房企湾区揭秘第3期丨蓝光发展:外围蓄力,核心难入

房企湾区揭秘第4期丨旭辉集团:合作之王的湾区破局路径

房企湾区揭秘第5期丨新城控股:入粤三年,基础奠定,未来可期

房企湾区揭秘第6期丨融创中国:“准狠快”,湾区过江龙之首的三大成长秘诀

房企湾区揭秘第7期丨中国奥园:广东大本营之外的粮仓如何分布

房企湾区揭秘第8期丨世茂房地产:入粤九年,三阶段,四转变

房企湾区揭秘第9期丨龙湖集团:入粤六年,纵深初成,任重道远

房企湾区揭秘第10期丨远洋集团:“十年探索,百亿跨越”背后的发展路径

房企湾区揭秘第11期 | 金科集团:2年10盘的布局之道

房企湾区揭秘第12期丨华润置地:沉睡巨狮,已经苏醒

房企湾区揭秘第13期丨中国金茂:湾区布局发力,2年拿下11盘

房企湾区揭秘第14期 | 绿地集团:政企合作破局,资源优势明显

房企湾区揭秘第15期 | 龙光地产:14年25盘,龙光在南宁是如何区域深耕的

房企湾区揭秘第16期 | 华润置地:2年21个项目,华润在东莞起飞了

房企湾区揭秘第17期 | 招商蛇口:曾经的“招保万金”四大金刚之一,如今湾区布局如何

房企湾区揭秘第18期 | 金地集团:“理科生”湾区布局,有深耕,也有错失

房企湾区揭秘第19期 | 雅居乐:揭秘“中山之王”的湾区布局现状

房企湾区揭秘第20期 | 中南置地:聚焦湾区三四线城市,善于合作借力

房企湾区揭秘第21期 | 中骏集团:商住并举加码,下沉湾区三四线

房企湾区揭秘第22期 | 保利发展:大湾区销售过千亿!解码大湾区超级区域布局路径

房企湾区揭秘第23期 | 中海地产:湾区三十余载浮沉,“掉队”的利润之王能否逆袭大湾区?


感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