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白云“消防嫂”谢雯骊获全国表彰

自疫情发生以来

每一天都是没有硝烟的战斗

在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中

有这样一个家庭

妻子是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

丈夫是灭火救援一线的消防战士

杨日林,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广园路消防救援站政府专职消防员。

妻子谢雯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护士。

近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作出表彰决定,谢雯骊荣获“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女家属”,同时杨日林和谢雯骊这对“90后”夫妻被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广州市妇联联合表彰为“最美家庭”。

被表彰为“最美家庭”

丈夫为了保证消防站营区环境在疫情期间的消毒要求,跟妻子说:“从今天起,我就不能回家了,也不能陪你过年了。”“没关系,你去忙你的工作吧。我们医院也发出通知,让我随时待命,看来我也不能陪你了。” 这是1月20日,这对“90后”夫妻的聊天记录。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这对夫妻就各自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再也没回过家,而他们的女儿才一岁半。

谢雯骊表示,假如没有这场疫情,他们一家春节期间应该会陪伴在女儿身边。而这对90后夫妻,一个担负着灭火救援重任,保一方平安,一个是战斗在抗疫最前线白衣天使,由于各自的特殊身份,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付出注定要比常人更多。

谈及被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广州市妇联联合表彰为“最美家庭”,杨日林与谢雯骊谦虚地表示,他们并没有什么独到秘诀,就是夫妻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据悉,谢雯骊结婚两年来,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成为了一个勤快的贤内助。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为了不影响杨日林工作,谢雯骊把一岁半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并叮嘱杨日林不要担心,全力做好营区疫情防控工作。

不惧感染风险冲锋在前

作为“消防嫂”,谢雯骊在工作中也独当一面。她在医务工作中表现突出,是医院护理人员的先进榜样,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踊跃作为,积极发挥出一名护士人员应有的本色,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谢雯骊

疫情面前,作为无惧无畏的“逆行者”,从大年三十开始,谢雯骊就已经奋战在一线岗位上了,她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为病人送上贴心的医疗服务。“饭才吃了一口就又要去忙,真是个难忘的年三十。”谢雯骊说,由于疫情防控责任工作重大,经常无暇顾及家庭,总觉得亏欠了孩子。

作为呼吸科的护士,监测病人身体状况是她主要的任务,为病人测体温,询问健康状况并进行登记,需要直接接触病人,这就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值班当中工作也重复枯燥,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

谢雯骊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会坚持下去,我的丈夫同样也在灭火救援一线工作,我和他同在抗疫的战场上,要想让他放心,面对疫情,我必须要有信心”。谢雯骊表示,虽然知道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楚,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

以战斗员标准要求自己

杨日林是消防站的一名驾驶员。在灭火救援中,他主要负责在外供水和装备器材的供应,虽然无需深入火场战斗,但他一直以战斗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说,“自己先是一名战斗员,再是一名驾驶员”。苦练敢练,从难从严地参加每一次训练,实现了在入职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各项体、技能训练成绩达到名列前茅的成绩。他积极总结灭火救援工作经验,主动查找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杨日林

2019年8月22日7时11分,白云区萧岗涌北大街某公寓3楼发生火灾。当时,火灾的着火时间刚好是发生在早上,消防车到场时火势已经猛烈,窗口位置浓烟滚滚,有进一步向周围及楼上蔓延的趋势。由于被困人员较多,杨日林也加入了搜救小组参与搜救工作,对4楼到11楼的房间进行了逐层逐间的搜救,确保不留一个死角,不落一名被困者。

最后,搜救小组将32名被困人成功解救出来。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杨日林在此次灭火救援中表现最为突出,他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不言苦、不言累,长达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中,他虽然早已精疲力竭,但始终坚持在战斗最前沿。

今年2月19日,白云区汇侨路紫薇花园高层火灾中,由于疏散人员数量较大,他临危受命,与其他指战员一样身负30多斤重的防护装备冲锋在前,在19层高楼中来回穿梭,深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浓烟黑烟深处疏散人员,积极协助中队指挥员搜救被困群众20余人。

这对白云“90后”夫妇,

秉着冲锋在前的精神,

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坚决打赢

疫情防控阻击战

☆看这里!白云区复工复产八条政策这样办理 →

☆再添新力量!广州设计之都专家组成立

☆@白云抗“疫”女医务人员,您有一份 “暖心礼包”,即将送达

☆“广州电视课堂”移动端如何收看?指引来啦→

文 、图 | 郑少敏

通讯员 | 刘耀兴

编审 | 罗盛光 温穗章

审核 | 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