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无情 民政有爱

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李沧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落细各项关爱保护措施,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确保特殊人群身心健康。

全区现有低保家庭1260户、低保人员1908人,特困人员20人,困境儿童337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人,70岁以上户籍高龄老人35340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3152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防疫抗疫一线以及其他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619人。

加强排查,摸清底数

一是部门联动排查。积极协调区残联、区教体局等部门,共享查访信息、互通帮扶政策。对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防疫抗疫一线以及其他受疫情影响,不能完全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进行全面查访,并联合相关街道和部门,对查访到的困难人员进行跟踪救助服务。例如,通过与区残联对接,共享残疾人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联系人、残疾证有效日期等7项数据信息,为精准救助在保959名残疾人夯实基础。

二是社区逐户排查。下发《关于在新型肺炎防控期间做好困难人员、困难家庭查访和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困境未成年人查访、监护、救助工作的通知》,每天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以及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方式对重度残疾人、鳏寡孤独、无人照料、行动困难等特殊人群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截至3月4日,共察访困境儿童、老人、残疾人38964人次。

三是持续滚动排查。对211名困难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和22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跟踪排查,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及时介入,全程服务,防止出现因无人照料造成安全事故。对于16名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联合相关街道,明确责任人,采取定时上门服务等方式,确保不出问题。

快速反应,保障有力

一是落实战时审批程序。去年8月,李沧区全面实施社会救助“一证办理”。疫情当前,区民政局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通过个人诚信承诺和远程提供材料的方式进行调查,做到当月审批、当月发放。如兴城路街道困难儿童徐某申请办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其监护人对徐某的在校情况进行诚信承诺,通过微信照片的方式提交书面申请和户籍状况,从提交申请到审批完成仅用了5个工作日,基本生活费当月完成发放。

二是开通救助“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通过日常排查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方式及时发现、救助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必要时通过发放生活用品和购买服务方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例如,居民何某经营一猪肉摊,受疫情影响歇业,丧失家中唯一经济来源;居民邵某患乳腺癌,丈夫、女儿均无收入来源。街道获悉后,迅速开通临时救助“绿色通道”,对两户困难家庭实施救助,共发放救助金9240元。

三是切实做好兜底保障。截至3月4日,全区共发放各类救助金494.98万元,其中,发放低保金468.61万元,保障低保家庭1260户、低保人员1908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2.9万元,救助困难家庭38户次;为20名特困人员发放救助供养金11.17万元;为22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2.3万元。此外,疫情发生以来,共为全区37家养老机构免费发放口罩21975个、一次性帽子1100个、手套400副、防护服300套;为每名低保人员免费发放口罩5个,共计9540个。

靶向施策,精准帮扶

一是分类安排部署。针对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家庭经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儿童照料困难、监护人患病或其他原因无法照料、儿童监护人缺失等情况,逐一进行甄别,分类安排部署。

二是一对一帮扶。对监护人因患新冠肺炎或隔离无法履行监护义务的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在防疫抗疫一线以及其他因疫情影响不能完全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采取一对一帮扶,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督促监护人或安排专门人员落实照料责任。

三是做好临时监护。区民政局制定《李沧区困境未成年人委托监护确认书》,对因患新冠肺炎或隔离造成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无人监护的,由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动员其亲朋签订《李沧区困境未成年人委托监护确认书》,提供临时监护,避免其处于危险状况。

心灵关爱,感情慰藉

一是及时细心抚慰养老机构在院老人心理。养老机构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场所。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1月25日,李沧区及时实施封闭式管理。时值新春佳节,有的老人因不能与他人接触,家人不能探望,心情低落。各养老机构安排专人“面对面”进行健康教育、情绪安抚和心理宽慰,并利用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与家人交流,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二是及时帮扶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家庭。经过摸排,李沧区共有52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家庭符合帮扶条件,涉及家庭成员80人。通过与医护人员家庭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方案,努力帮助解决。例如,针对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发挥14个社区“悦读书房”领读妈妈微信群的作用,积极传播防疫知识,及时给予生活关怀。

三是有序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疫情发生以来,李沧区各级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服务。如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网上课堂”、阳光心理诊所“自我心理干预”等及时上线,开设网上援助项目,青岛协作者岳湖童缘抗击新冠肺炎小记者线上课堂及时开播,医学、心理、法律等专家参与的抗击新冠肺炎在线咨询、电话热线及时启动,为抗击疫情一线干部职工送上“心灵鸡汤”,为特殊人群送上“特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