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从无限高的地方跳下去,有可能进化出翅膀吗?

雏鸟学飞的时候总是从高处往下跳,然后扇动翅膀,在一次次的重复中学会飞行。但是有翅膀和会飞是鸟类的本能,幼鸟学飞,只是在记忆里唤醒曾经的本能,磨合在实际中应用的经验。

如果人要进化出翅膀,要大幅度的改变身体的结构特征,同时在不断的演变中学会飞行经验。

人如果要飞起来,翅膀要多大?

神舟号返回舱降落的时候降落伞的面积有1200平方米。一个60公斤的人高空跳伞安全降落的,降落伞最小面积是22平方米。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重的人,即使要在空中滑翔,也要有22平方米的受风面积。每个翅膀至少要有10平方米。

考虑到翅膀是不规则形状的,一个翅膀的长度至少有4米。双翼的翼展,加上肩膀的宽度可以达到9米。

胳膊变成翅膀,要废掉许多功能

而且作为现代鸟类的非常重要的身体结构特征,就是胸部有龙骨突,这是为了附着大块的胸肌扇动翅膀所特有的结构。人类没有这样的胸骨突出结构,所以不能采用鸟类的飞行模式。只能采用侏罗纪时期翼龙的飞行模式。

小指和无名指要延长,至少延长1米5到两米。手指之间,身体和胳膊之间要长出由皮肤和肌肉构成的膜。


1951年德国巴伐利亚索尔霍芬发现了一块化石,这个化石上的动物是一种翅膀上长着爪子的飞禽。这就是著名的始祖鸟化石。作为最原始的鸟类,它还有一个小尾巴,尾巴上还有尾椎骨。

从始祖鸟到鸟类有几千万年的距离。所以人类如果想要进化出完全的鸟类翅膀,必须先进化到翼龙、始祖鸟模式,再进化到鸟类模式,至少需要1亿年的时间。

即使有一个无限高的悬崖供人类练习,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但是1亿年实在是太长了,中间的变数太大。可能人类连一片羽毛都没长出来,就因为一颗小行星撞击在了地球身上而毁灭。

曾经有生物学家在一个食物充沛的小岛上调查鸟类的进化情况。

他们发现在没有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而且没有自然选择这个筛子,各种生物的性状最后是相互抵消的。

如果人类从无限高的悬崖上跳下去,因为是无限高,所以没生命消失的压力。在现代社会中,人类进化出翅膀和不进化出翅膀的结果是一样的。即使有进化出翅膀的倾向,也会在第2代第3代中被其他方向的进化结果所淹没。长时间的表现就是人类什么也没有改变。

所以人类必须放弃现代社会生活,在生存压力下,才有进化出其他本领的可能。

即使人类在地面上行走,如果具有飞行能力也是非常大的优势。那么人类为什么没有进化出翅膀呢?因为进化出翅膀要损失手臂的功能,而人类是通过手的劳动来塑造了自身。

如果在背部进化出一个天使一样的翅膀,在身体结构上不允许。

因为挥动翅膀需要一系列复杂的肩带运动,这里有肩胛骨、斜方肌、前锯肌等一系列韧带和肌肉的协同工作。

人类手臂变成翅膀是退化不是进化,而额外再长出一对翅膀,是神话。

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没有进行过滤的筛子,产生在人体上的突变是不会固定下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进过程中。

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不用穿衣服,也不会感觉寒冷,不用耕种也会收获果实,不用放牧也会有肉吃,然而这里就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地区,因为这个地方就是非洲。

世界上所有发达的国家,都在条件恶劣之地。加拿大、俄罗斯、挪威、瑞典更是苦寒之地。美国和日本都是频受飓风和台风灾害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多山地少平原的国家,山地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2/3,就是如此成就了中国交通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距今1200万年前,猿类尚未分化,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随后由于环境的变迁,森林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失去了庇护所和食物的来源,被迫从森林里走向平原和开阔地。

在平原演化的古猿不管是速度和力量以及捕食能力,都不是豺狼虎豹等猛兽的对手。它们被迫选择使用工具来保护自己,又过了1000万年,终于进化成了人类。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其能力已经大到足以影响自然环境。我们留在森林里的远亲最终进化成了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现代类人猿,被关进的动物园里。

人类为了把双手解放出来,放弃了爬行的方式。但是直立行走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其他的疾病。

为了直立行走,我们上半身全部的重量都压在脊椎上。颈椎病,腰椎病,痔疮,下肢静脉曲张,骨关节炎都是直立行走的产物。由于人类脑容量的变大,人类生孩子比类人猿生孩子要麻烦很多。

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退回爬行的方式。人类对抗环境压力以及自身疾病压力的方式是用科学技术以及医学来拯救自己。

可以说没有人类的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财富,没有人类的抗争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即使人类有一个无限高的悬崖,可供人类去练习飞行,选择进化出翅膀的概率也几乎是0。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类为了飞行发明了飞机,发明了伞翼。

人类把生命的进化,转换成了可供传承的知识和文化的积累,这就是人类进化和进步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