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连环套》:霓喜的悲剧涵盖的启示,人活着只能靠自己

有人说长得漂亮是女人成功的一半。漂亮是女人的资本,漂亮的女人在生活中更能获得别人的帮助,更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更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有的女人虽然生得漂亮,却把漂亮用来作为吸引男人的套子,来作为获取生活的物质和欲望的资本,结果自己成为了套中人,白白浪费了青春。

张爱玲的小说《连环套》里的霓喜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可悲可叹的人物。


霓喜14岁的时候,被养母把她卖给了一个做绸缎生意的印度人——雅赫雅。先后领了好几个姑娘,印度人都没看中,她是第七个。印度人一看就把她留下了。

雅赫雅是一个健壮热情的男子,白手起家,钱来得不容易,所以把钱看得很重。他买霓喜进门,是因为家里需要一个女人,买下来,又省钱,又省麻烦。可以想见雅赫雅多会精打细算。

霓喜和他一起生活了12年,生养了两个孩子。她一直耿耿于怀的是,雅赫雅一直都不愿意娶她,不肯给她一个名份。

其实,雅赫雅后来见她人才出众,也想把他作正头妻看待,又因她脾气不好,只怕越扶越醉,仗着是他太太,上头上脸,便不敢透出这层意思。久而久之,看穿衣服霓喜的为人,更把这心来淡了。

霓喜受了雅赫雅的气,她唯一的报复他,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的方法就是——随时随地地调情。闲时在店门口一站,把里里外外的人招得七颠八倒。

因为这样,雅赫雅就更不想把她扶正了。后来雅赫雅又和一个青年寡妇不清不楚,霓喜没有办法,只能和他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有一天,她去药店和店小二崔玉铭调情,正好被修道院的梅腊尼师太看见,梅腊尼告诉了雅赫雅,雅赫雅暴打了霓喜。

这时霓喜偏又看见雅赫雅和于寡妇在楼下说笑,气不打一处来,立马把镜子摔向他们,把于寡妇打得千疮百孔。致使雅赫雅斩钉截铁要她滚蛋。

霓喜这一段悲剧的启示:

学会转弯

霓喜一直想和雅赫雅结婚,成为正妻。可是,她已经看出雅赫雅没有这个意思。努力的目标并在于非要达到,实现目标也只是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更心安。如果结果只能让自己更负累更烦恼,那么这个结果还要干什么?再去一味追求只会显得不明智。

“身泰心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面对周遭的不如意,不去生气,去留无意,才能快乐生活。

△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霓喜因为要结婚的事,不断在雅赫雅面前唠叨。雅赫雅洗脚,心情好,她乘着这个时候谈结婚,雅赫雅就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应。于是她又是用热水烫,只让雅赫雅踢她几脚。她哭了,雅赫雅气消了,可她不依不饶,又拿陈年往事来唠叨。

最后干脆和于寡妇大打出手,耍辣耍泼,最终被雅赫雅赶出绸缎店,最后落得自己还幻想着雅赫雅能把她留下来,扶正都不去想了。

女人千万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脾气在大众广庭之下完全暴露出来,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

△调情,连创口贴都不如

受了雅赫雅的伤,便去找别的男人调情来得到安慰和报复,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连创口贴都不是,创口贴还能延缓伤口感染,可是她这样的调情作用没有副作用却很大,只会让雅赫雅越来越厌恶她,越来越看轻她。女人啊,还是要自重!


霓喜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修道院。这时药材店的老板窦尧芳差人告诉霓喜。

“他闻说你站在出来了。他把家眷送下乡去了。问泥,要是背的话,可以搬进来住,你的两个孩子他当自己的一般看待。”

于是,霓喜就从绸缎店的店堂楼上搬到了药材店的殿堂楼上。

霓喜到了药材店日子过得比较滋润,穿金戴银,除了窦尧芳,家里就数霓喜为大。

可是窦尧芳五十七岁了,她心里倒想着雅赫雅的好处来。没有办法,她便和店小二崔玉铭打得火热。

霓喜嫌窦尧芳九岁儿子银官碍眼,就有事没事地找茬,然后打罚孩子。窦尧芳不舍得儿子,便请了内侄开教导儿子。

霓喜便又去勾引内侄,引得崔玉铭在店堂里吃醋大骂。霓喜还欢喜得不得了。她在同春堂一住五年,又生了两个儿女。

她见不得窦尧芳给乡下写信,顺便邮寄咸鱼腊肉。心里不愉快,便去厨房给下人找碴。厨房下人都说她是八辈子没有用过佣人,狂得没有影子。

“撑大了眼睛往后瞧,有本事在这门子里待一辈子!有一天恶贯满盈,大家动了公愤,也由不得老的做主了,少不得一条棒撵得她离门户的!窦家的人还不曾死绝了。”

窦尧芳病了,一天不如一天。他跟霓喜推心置腹,说以她的脾气和相貌以后要找个一夫一妻,好好过日子。并且告诉她,他把一个支点给了玉铭,她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霓喜找到玉铭的店铺,结果发现窦尧芳早在两年前就给玉铭娶了媳妇。她伤心失望回来,窦尧芳已经死了,乡下人把家里的财富抢劫一空,让她净身出户。

至此她才知道被窦尧芳摆了一道。

霓喜这一段悲剧的启示:

△即使被抛弃,也不能随便找个男人“嫁掉”

霓喜被雅赫雅扫地出门,住在修道院,受尽冷暖。这时,她是最受伤,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本应该好好静下来,反思今后的路怎么走,寻求自己谋生的能力。而不是胡乱地把窦尧芳当作救命稻草,让窦尧芳成为再次刺伤自己的利剑。

不要轻浮,沉溺于“三边”关系

女人应该自珍自重自爱,在和窦尧芳同居的过程中,她的日子实际上过得比在绸缎店舒适,但是她却不懂得珍惜,又去思念雅赫雅的好,继而和店小二崔玉铭一直偷情,致使窦尧芳阴险地摆了她一道。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只有熬得住孤独,方能等到花开。

只可惜她是一个凭着美貌,放纵自己闲不住的女人。


离开了同春堂,她典了一只镯子,租了一间小房,和四个孩子住下了。

她已经三十一了,但是依然穿得鲜亮串门子。她把自己打扮得斯斯文文,然后到一个从前结交的干姐姐那里,又认识了一个英国工程师汤姆生。

霓喜从窦家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月的身孕了,她便硬咬定孩子是汤姆生的,逼着汤姆生给她租了房。

汤姆生问她要不要把老姐姐调到新屋,她非但不要,还怕那个干姐姐在她跟前居功自傲,唆使汤姆生把人给辞退了。

霓喜跟着汤姆生过了五六年的好日子,体重增加,人也渐渐呆了。还生了一个女儿,汤姆生非常疼爱。霓喜以为地位稳固,也对汤姆生疏于防范。

汤姆生说回英国去看看,结果两个月后,霓喜看到报纸上汤姆生结婚的新闻。后来她去跟汤姆生要了几次钱,汤姆生给了几次,就不再给了,她发现:

她还是美丽的,男人靠不住,钱也靠不住,还是自己最可靠。

多么痛彻的领悟,可惜汤姆生最后离开了香港。

霓喜这一段悲剧的启示: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

她年纪已经三十了,渐渐发胖了。连汤姆生都很诧异,他对女人的爱好和水手一样了。说明汤姆生对她的外形已经不是十分满意,认为她是一个粗俗的广东人。

再后来随着生活的安定,她的体重增加。霓喜的色已经随着岁月蹉跎而退化了,她再不是多少年前那个站在店门口就让人颠覆的女人。

汤姆生终于背着她结婚了。她去他的办公室找他。“霓喜忽然觉得自己的大腿肥唧唧地抵着写字台,觉得自己一生肥肉,觉得自己衣服穿得过于花哨,再打扮些也是个下等女人。”

她觉得自己在他面前萎缩下去,失去了以前吸引他的悍然的美。一开始,汤姆生还给她点钱,最后一分也不肯再给了,她已经被彻底抛弃。

女人以色事人,总不会长久。只有从内心洋溢的美,才会芬芳迷人。

哲学家周国平认为: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我们姑且把汤姆生和霓喜当作是一种交往。霓喜自身没有足够的价值——漂亮,来与汤姆生进行资源交换,交往的分量是越来越轻,霓喜随时可以被替换掉,而霓喜花再多的时间,在汤姆生眼里已经不值一文。

霓喜一生几乎都喜欢撒谎,她对朋友也不那么真诚,对感情放纵而不专一,但是,她身上却有着母性的光辉。无论生活多么没有指望,无论那些男人怎么抛弃她,她的一直没有丢下一个孩子。这是霓喜作为一个女人除了漂亮以外还有的一个闪光点。

电影《无人知晓》里的单亲妈妈惠子,拥有四段感情,和霓喜一样都没有能给拥有一个家庭。有四个同母异父的孩子,可是,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而不养,最后抛弃了四个孩子。

霓喜在这一点上要比她高尚得多。

霓喜的一生可悲可叹更可恨。她虽然有着外在的形象,但是她没有内在的精神内核,所以她的生活注定因为岁月的流逝,外表的变化,而要折戟沉沙,不可能破茧成蝶。

她活不成白流苏,因为她没有白流苏的勇气和智慧;她也成不了曹七巧,她没有曹七巧的“熬”劲。她只能活在男人的一个个套中,像菟丝花一样汲取男人的营养,当她的美貌随风飘散,她的寄主必然要抛弃她,她便会无路可走。

她根本没有自己的世界,就算有,也是一片狭窄的天空,而且还是从男人那里借来的。

女人,有了漂亮的容颜,只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而一味只凭貌美去吸引男人,靠男人养活自己,不思谋生的本领,没有谋爱的能力,最后最能落得可悲的下场。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只能靠自己活着,不管你漂不漂亮,靠自己,才会活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