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以为庄子已死,欲同王孙喜结连理,却被其识破作下这首逍遥诗

春秋战国在历史上那可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孕育了各种伟大思想。众多思想虽然一时并起,但大多最终香火凋零,唯有儒家和道家至今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这两家学说,儒家求出世,道家求超世,道家老子和庄子也是相较与儒家门徒,更多了点自由不羁。

若在老子和庄子之中比较谁更逍遥不羁,当属庄子。庄子面对楚威王的高官厚禄,竟然将之称作身披绸缎的“祭牛”,没有自由,只能任人宰割,可谓“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令人惊讶的是热爱自由的庄子竟讨了三个老婆。

这三个老婆中,第一个老婆病故,第二个老婆因为犯了过错,被庄子赶走。而今天我们就要聊聊其第三个老婆———田氏。田氏出生名门,是齐国田宗之女,庄子周游齐国的时候,田宗因看上庄子的人品,于是便把田氏许配给庄子。

庄子因为看淡名利,所以便带着妻子隐居在南华山。喜爱游山玩水的庄子没事就在周围转悠。一天,庄子看见一个新坟,封土还是湿的,旁边坐着一个年轻女子,全身上下穿着白色素衣,手持扇子,不停地扇坟冢。庄子大感疑惑,上前向妇人询问。

妇人告诉庄子,坟里面的人是自己的丈夫,生前十分恩爱,死了之后自己万分不舍。丈夫留下遗言,坟土干了,就嫁别人。她看着坟心里却是火急火燎,便举起扇子想快点把坟土扇干。

庄子听了不禁大笑,道家门徒从来看淡世间情,所以庄子也不会像腐儒一样气恼,并且行了道法帮妇人一下扇干坟土中的水气。妇人喜笑颜开,连忙感谢。回到家中的庄子,不禁感叹,将遭遇讲述给了田氏,田氏听了大骂妇人薄情,而庄子却在一旁,不以为然。田氏却还是不依不饶,并且发誓,烈女不侍二夫,庄子依然不以为意。

过了几天,庄子突然大病,死前庄子依然不改风趣,告诉田氏,自己死后也像那个妇人一样,把自己的坟土扇干,早点嫁人。一旁的田氏还是信誓旦旦地发誓,绝对从一而终,最终等到庄子死去。

庄子死后第七天,楚国王孙前来拜访,原来是庄子学生,生前约定前来相会。王孙得知庄子的死讯,便决定为老师守灵。与此同时田氏见王孙生的俊俏风流,顿时心猿意马。找到王孙仆人,打听王孙还未婚配。

为了博得王孙的青睐,田氏将庄子的棺木从堂屋移到一边,将自己的私房钱交给仆人作为迎娶自己的聘礼。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晚上决定成亲,哪知道大喜之日,王孙突然发病,需要用人脑髓救治。心切的田氏,便决定撬开庄子的脑髓,救王孙。

田氏盯着庄子的“尸体”,准备将手中的斧子砸向庄子的时候,庄子突然叹了口气,随即起身。原来这庄子假死试探妻子田氏,田氏再回头看看王孙仆人早已不见,原来这也是庄子施道法所变。

得知真相的田氏顿时精神恍惚,自觉羞愧,取出腰上的绣带,悬梁自尽了。眼见着妻子断气,庄子竟然敲着瓦盆,颂起诗歌:

大块无心兮,生我与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终兮,有合有离。人生之无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见兮,不死何为!

伊生兮拣择去取,伊死兮还返空虚。伊吊我兮,赠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词。斧声起兮我复活,歌声发兮伊可知!

嘻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谁!

这正是体现了道家的一贯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和地也都是没有感情的,并不会厚爱谁,憎恶谁,这是天地之道。

我们脱胎大地,却平白生出虚妄的感情,所谓的夫妻其实是虚名,只是偶然相会在一起,共处一室,今天相会的是庄子,明天可能就是王孙。

现在缘分已尽,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合有分,这是一贯的真理。俗人的一生痛苦就是:生死和爱人移情别恋。

田氏啊,你既然已经展露了真性情,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说这人生前欲望这么多,到死后还不是归零?我死的时候你用斧头吊念我,现在你死了我敲着鼓盆作唱着这首逍遥歌。

斧头弄出声响的时候,我复活了,歌声响的时候,你也听见了吗?

到此庄子敲碎鼓盆,大笑一声,与田氏两忘于江湖。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