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绘好用好“一张图”复工复产“加速度”

晨丰科技车间。

“师父教得很好,手把手带了一天,我就能上手了。”在浙江晨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员工罗金宝正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忙着检查金属配件。本月刚入职的罗金宝,来自四川省黑水县,是海宁招工小分队招聘的新员工。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已经陆续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招工数百人,加上原有的老员工,共有1000多名员工在岗。”晨丰科技相关负责人说,人手短缺的问题一度制约了企业复工复产的速度,但现在企业的产能正在加快恢复,目前产能已超过年前。“我们将努力做到日产值420万元,预计今年总产值将增长30%。”

复工复产“加速度”的背后,是海宁政府的精准施策。“全靠这张图,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企业的用工来源和用工需求。”海宁市经信局局长陈继彪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海宁市外员工分布图。这张图,是海宁用3天时间,排摸企业28448家,市外员工29.32万人,形成一企一清册,运用大数据分析绘制而成。

“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组织包车、包机接员工们返岗。”海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镇街、平台成立了企业复工返程返岗工作专班,负责全面统筹协调排摸企业市外员工返程需求、组织对接企业包车包机包专列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海宁还派出5个招工小分队,带着5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员工接返。

安徽岳西务工人员专车抵达海宁尖山。

“开始没有人有意向到海宁就业,现在意向人员有近300人。”海宁市派往安徽省岳西县的招工小分队发来好消息。无独有偶,在四川宜宾,招工小分队联手当地人社部门,不仅接到了老员工,还招到了新员工;在河南商丘,招工小分队一天至少要跑四五个乡镇;在云南昭通,招工小分队直接下沉到村,与村民面对面做起了招工工作……

截至目前,海宁累计开复工的人数已超过20万人,其中20天内,海宁从全国各地接回员工近8万人。“预计到三月中旬,海宁一二三产能够实现全面复产。”海宁市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