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天府新区法院干警“驻村”三十天 他们做了些什么?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本的生活节奏。医护人员忙碌在战“疫”一线,基层工作者守护在防疫一线。从大年初二至今,成都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干警便分批下沉村(社区),参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

在天府新区永兴街道驻村三十多天来,他们做了什么?记者采访了三位干警,了解他们的驻村故事。

张洪亮:每天徒步七八小时排查

从1月26日(大年初二)成为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首批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成员,到2月6日又成为新区机关党员“双报到”成员,张洪亮在基层防疫第一线奋已经奋战三十多天。

张洪亮

这期间,他承担了入户排查、防疫巡查、复产复工服务、防疫宣传材料采编、依法防疫调研等10余项重点工作。白天奋战防疫一线,晚上埋头开展调研,是他的工作日常。

明水村住户散落在金花山各个角落,每天要完成对深居金花山群众的排查工作,需要七八个小时山路跋涉。特别是山顶一对七旬老夫妇,通往他家只有一条陡峭小路,但疫情防控不能漏一户、漏一人,张洪亮坚持将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送达这对老年夫妇手中。

张洪亮

明水村里,还有一位七旬孤寡老人喜欢捡拾各种废弃物,家中塞满了废弃物,几乎没落脚之地。为给老人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张洪亮与明水村村主任花了3个多小时徒手为老人收拾整理房屋。

王艺洁:防疫同时不忘调解纠纷

“参加工作4年多了,第一次遇到这种全国性的突发事件,第一次下沉到村参与基层工作,还是有点紧张的。”驻点永兴街道丹土村的王艺洁说。

王艺洁

在丹土村,王艺洁每天会在卡点进行人车排查,巡查各街道、菜市、商铺麻将馆等场所,对外省回村人员入户进行体温测试跟踪,帮助村民进行信息扫码登记,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及时对聚集人员和未戴口罩人员进行劝解。

王艺洁不忘自己法院人的身份,遇到村民纠纷,积极发挥自己的解纷专长,及时给出专业意见,帮助缓和化解纠纷矛盾。

期间,村里有一位老人,一直住在哥哥、弟弟家中,随着年事渐高,其抚养保障问题越来越严重。村委会也曾想为老人申请五保户,这样老人便可在村里委托合作的养老院养老。但老人不知去向的妻儿仍在老人的户口上,找不到其妻儿便无法分户。

了解情况后,王艺洁便建议,老人找到之前的离婚协议和离婚证来证明其离婚且孩子由妻子抚养的事实,从而达到满足申请五保户的条件。很好地避免了一场抚养纠纷的产生。

张书扬:保障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张书扬所在的红花村地处永兴街道中间版块,四周被其他乡镇所环绕,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拥有居民4555人,以散居形式居住,村内产业以一大型农庄为主,部分村民在外务工,疫情期间大都停留在家。

张书扬

在红花村驻村期间,除了日常的检查、巡查、宣传等基本防疫工作,张书扬还参与了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日常工作中。

他及时对接企业负责人确保园区防疫工作落实到位,了解企业复工复产筹备情况和员工身体状态,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动态跟踪回访,每日上下午对园区在岗员工进行现场测量;动态监测防疫期间草莓的生产、运输、销售情况,核实生产运输路线和接触人员,对接触人员进行体温和身体情况跟踪监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