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个“寒”我们来聊聊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是最近 Crea 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略有所得分享给大家,也许能带来不一样的认识和思考。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是《内经·素问》里的一句话,《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都出现过,《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也有这一理论的重现。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有:“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有:“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中有云:“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简单来讲,这三段话讲了一个事,就是四季分别伤于风暑湿寒下一季会得什么病。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滞留不去,就会发生泄泻。夏天被暑邪所伤,到了秋天就会得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气机就会上逆而咳嗽,进而导致痿症。冬天为寒邪所伤,到了春天必定会得温病。四时的邪气会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关于春夏秋的三句话鲜有争议,而“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则是一个争论比较久的热门话题,特别是明代末期南方的温病派形成以后。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伏寒温病的说法,王冰对这一句的注释为“夫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最毒者,最为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就是冬伤于寒,邪气不马上发出来,寒气伏藏,春季随阳气升发而出,邪随气化热,发为温病。这在马莳、张志聪注解的《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Crea 比较早地接触有关“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的解释是彭子益。他对于吴鞠通所说的风寒伤人由皮毛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由上焦入中焦再进下焦的说法是不认可的。彭子益认为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有关张仲景伏气温病之词,“只因王叔和于在《伤寒论》首,妄加序例曰: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云云。后人遂认为伏气温病。”查看现有版本《伤寒论》对应的原文,对比王冰的注解,王冰的解释大概来自于此。


《内经》云:“风寒中人,使人毫毛毕直。”所以彭子益认为岂有寒气伏藏于肌肤三月之人,安然无恙,至春变为温病的道理。对于温病,彭子益认为是本气自病导致。人身体木火偏于疏泄,肺金被冲,收降功能失调,肾水之气被泄,失去封藏的功能。肾水不藏相火上逆,金不收敛对风木之气都不能很好的克制。相火上逆,人体上焦津液损伤有上热的表现;下焦相火泄动而元气空虚;中焦中气衰败,负责传递功能的中枢作用受影响,上下交济受影响。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五行木火土金水。春天对应的是木气,木气生发升动失常,则得温病。彭子益表示温病是人身本气之病,感受到时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外气引动里气而成病,不是中了今年之温由口鼻而入,引人不适去年冬天的伏寒变为今年春天的温。

比彭子益要早,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也提出同样的疑问:“冬月既伤于寒,岂有延至春月始发之理?”终再三追索,郑钦安怀疑受寒而不立即发病是内伤于生冷寒湿,寒邪不能闭塞卫外的气机,所以不会立即生病。同气相应冬季寒冷主封藏,寒邪被潜藏的气机裹束,不能发泄,延至春天,寒气化热,随气机发泄而外出,春月温和,所以叫“温病”。与之前的寒藏于肌肤不同,郑钦安提出的是内伤于寒湿,这点需要提出来。而内伤于寒湿,脏腑之气必有虚,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Crea 认为这与彭子益提出的温病为人身本气之病有内在的关联。


另外,郑钦安提出温病初起时先恶寒后发热,之后只热不寒,春季温和,不正之气为“温邪”,以“温”字为“热”字看,邪气先犯太阳,太阳寒水,热不胜寒,所以温邪直入阳明,伏于膈间,阳明主燥,醋酸钴温和燥已混为一家,所以只热不寒。而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早已为此等症候具法也”。

再次回到文章开头的《内经》原文,《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和《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在提到四时之气更伤五脏之前都提到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张志聪在注解时提到“秋冬,时之阴也。寒湿,气之阴也。冬伤寒,秋伤湿,谓之重阴。冬伤寒而春必温,乃重阴而变阳病也。”


分享所得,平静自在,欢迎探讨共同进步,喷者请绕行。


分享养生知识、探讨健康哲学、共享轻悦人生,欢迎点赞关注回看往期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