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不误招商,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开启“网上评审”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主动创新工作方式,着力实现招商“不见面”、洽谈“屏对屏”,将园区项目入驻评审“搬”到网上,3月3日上午,成功举办2020年首批入园企业线上评审会。

本次评审会邀请来自风投机构、知名企业的5名行业专家,组成了线上评审委员会,保证线上评审项目质量“不打折”。共有7个项目参加,包括来自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黑龙江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后、教授等高层次人才,项目方向涵盖了海洋经济、人工智能、机械装备、节能环保、物联网等领域。

参加评审的王增丽博士后,曾获得2019年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金奖,其负责的项目旨在通过污油泥预处理关键设备的试制,实现污油泥高效抽送与在线快速脱液装置的产业化;而青岛理工大学的刘杰教授负责畜禽污粪处理及再循环利用设备研发项目,主要向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设计提供畜禽污粪处理系统,包括中小型集约化养殖成套设备制造加工、养殖粪便废水废气智能化处理设备制造加工、中小型现代化农场整体设计与升级改造等方向。

在项目评审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通过线上讲解PPT的方式进行答辩,主要从项目概况、团队人员、商业模式、经济社会效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展开。

评审专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评审原则,根据企业的基本条件、项目条件、项目发展前景、入驻可行性等方面,对2020年首批入驻项目进行综合评分,并给予专业点评和指导。

近期园区将对本次评审企业展开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各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评审结果,最终确定本次入园企业。

截至目前,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已经入驻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37个,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随着博士后人才和项目的引进,园区将进一步扩大承载规模,二期载体项目正在规划中,预计三年内载体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创新招商方法和途径,实现招商手段现代化,为全面开展对外招商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