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压垮人的不是失败,而是渗透于失败者坚持里的贪婪

《白光》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陈士成是一个读书人,科考多次未中,在第十六次落榜后,精神恍惚的他看见“白光”,并在“白光”的引导下开始挖掘祖上留下的财宝,最后迷幻间进入大山,落了个悲惨结局。许多人说,《白光》这篇小说是鲁迅借着被科举逼疯的陈士成来批判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病态,但是,若进一步深入思考,封建社会里科举制度僵化发展到后期之病态状况固然存在,但是,

与病态之封建社会相附和的那“不太健康”的“人心”,可能才是以“陈士成”为代表之读书人悲剧下场的主要原因。

诚然,“不太健康”的环境肯定会对人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即便生活再艰难,千百年来,人类中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士,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太健康”的“人心”比“不太健康”的环境更加“致命”。而《白光》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他的悲惨遭遇看似源于科举落榜,实则更多源自他的贪婪。让他至幻、压断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科举落榜,亦不是带他寻宝的“白光”幻视,而是他十六次屡败屡战之坚持背后的贪婪,这种贪婪在千万份付出而零收获的惨淡现实中被放大,最后终于将他逼入绝境。陈士成这种充斥着贪婪的坚持与所谓愚昧的固执,又相距多远呢?因此,《白光》这篇文章中,鲁迅想要批判的,可能更多在于让“坚持”变得“愚昧”的“贪婪”。

1、死于“坚持”的陈士成:忽略来自失败的“提醒”

陈士成是《白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大抵在两件事情上显得非常坚持,一个是参加科举考试,一个是发掘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贝。

但是,鲁迅笔下陈士成的坚持与我们往常的坚持不一样,我们心中的坚持更多是“恒心”、“毅力”的代名词,有着比较强烈的褒义色彩。可是,文中在科考一事上屡败屡战的陈士诚之坚持,怎么读来怎么怪,让人看不出这种坚持中丝毫的褒义意味,反而散发着阵阵愚昧的“气味”,让人深思。

关于陈士成科考上的坚持,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他忽而举起一只手来,屈指计数着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得嘻嘻的失了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陈士成科考次数已经有十六次了,面对十六次的失败,他没有像一个失败者那般自我反省,甚至还“可怜”考官“有眼无珠”。到底是陈士成文章不好?还是考官有眼无珠?我们无从查证,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看出来,

面对多次的失败,陈士成没有思考科举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的意思,更没有反省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不足的意思,这便让他的失败失去了意义。

有时候,失败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类似“此路不通”或者“自我反省”的提醒。有的人面对失败,了解到“此路不通”,继而选择另一条路,于是柳暗花明;有的人面对失败,了解到需“自我反省”才能成功,于是在自我反省中不断成长,最后让失败成了成功的母亲。显然,陈士成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他选择性无视了失败给自己的“提醒”,而当这种来自失败的“提醒”在巨大的代价下重复十六遍的时候,不知反省的“坚持”就显得尤其愚昧了。

陈士成不知反省之愚昧的坚持,不仅体现在科考上,也体现在寻宝上。亦如科考屡战屡败一般,在寻找祖宗留在宅子地底下的宝物这件事情上,他一样屡战屡败。而后他又在科举不成下,精神迷幻并进山寻宝,文中结尾那具死在山中湖里的人,虽未明讲,但十之八九就是他了。也就是说,陈士成最后很有可能在寻宝一事上丢了性命。那么,到底是“科举”害了他,还是“寻宝”害了他?认为是“科举害了他”也不能说错,认为是“寻宝害了他”亦不全对,但两个答案都不十分准确。究其原因,是“科举”和“寻宝”背后陈士成的“坚持”害了他。“坚持”本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为何最后反倒害起了人?因为支撑陈士成坚持那么久的,不是什么高尚的情怀与抱负,而是贪婪。

2、陈士成之坚持表象下的贪婪

陈士成看上去真的十分“坚持”,常人恐怕是难以像他那般在科举考试一事上屡败屡战的,但是,他的“坚持”却没有通常意义上类似持之以恒之美德这种意味,而其“坚持”背后渗透着的“贪婪”,则在其寻宝一事上呼之欲出。

想必鲁迅先生将“科举”与“寻宝”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来议论并非心血来潮。通过分析文章中“陈士成”在“寻宝”一事上透露出的与“科考”一事并无二异之“坚持”,我们不难品味出陈士成性子里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通过“寻宝”一事大抵显露了出来,那便是贪婪。

关于寻宝,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陈氏祖宗是巨富,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对于这谜语,陈士成便在平时,本也常常暗地里加以揣测的.....至于他自己房子里的几个掘过的旧痕迹,那却是全是先前几回下第以后的发了怔忡的举动,后来自己一看到,也还感到惭愧而且羞人。

也就是说,平日里,陈士成除了准备科考以外,还偶尔寻思祖宗留下的宝贝到底埋在哪里,甚至还头脑一热动手挖掘过几次,不过是无功而返罢了。由此可见,让陈士成时常记挂于心间的,除了科举考试,还有埋在祖屋下的宝贝,那么,这种对财富的迷恋会影响他准备考试吗?自然是有的。但是,仅凭他时刻记挂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判定他是贪婪之辈,实在不够充分,毕竟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祖宗给自己埋下了金银,并且就在自己脚下,也难有不动心的。

但是,陈士成确实贪婪,这一点从“他第十六次科举考试失败后,精神迷幻四处寻宝,最后命丧湖中”一事便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

十六次的科举考试,从文中来看,无疑是让陈士成出现精神迷幻的起因,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他大抵在多次科举失败中了解到,科举这件事情,可能于他而言是不成的了。但是,多年来寒窗苦读的坚持,意味着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于是他接受不了。为什么接受不了?不难理解,因为他心里大抵还是想要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而越是“贪婪”的人,越是不懂得反省失败,于是便越是在巨大付出以后不敢放弃,由此便形成恶性循环,直到代价大到让人绝望,这时,人也就离毁灭不远了。由此,我们不难推理出,为陈士成提供十几次科举考试屡战屡败之坚持动力的,大抵就是其心底的“贪婪”了。基于此,鲁迅对贪婪失败者之讽刺意味,便显得浓烈异常了。

因为科举考试的多次失败,让陈士成不得不直面“所有付出付诸东流”的事实,但是,自己苛求回报之“贪婪”的内心不允许自己有这样大的“损失”,于是陈士成不仅不懂得反省失败,反而在笑骂考官有眼无珠以后,几乎将全部精神力放在了寻宝上,最后还出现了幻觉,看见了引导他寻宝的“白光”。可见,陈士成是想用“财宝”弥补自己,而引导他寻宝的“白光”,实则更多象征着他的“贪婪”。也就是说,考上科举考试和获得财宝,在他的心里,其实是可以划上等号的。这么说来,陈士成考科举的动机或者说初衷,大抵就在于求富贵了。这也是为什么他每次看到家中自己挖掘财宝留下的痕迹,便会心生惭愧的原因了,他的小小惭愧,可不就是因为他冲动时外露的那藏在心底之贪婪吗?

这样想来,陈士成能坚持十几次科考也说得通了。他之所以可以坚持十几次科举考试,原因自然不在于类似“借助科考为官来帮扶一方父老”这般的宏愿,而在于对财富、名利的贪婪。这种贪婪,深入他的本性。贪婪者,大抵是接受不了自己蒙受太大“损失”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科举失败中付出的太多时间、精力等,便是陈士成无法接受的“损失”。

而弥补这种“损失”的途径,于陈士成来说,要么是考上科举,要么是找到祖宗的宝藏。最后,科举考试的第十六次失败,让他不得不直面“科举无望”的事实,于是他疯狂地将所有期待放在了寻宝上,而他在寻宝时出现的幻觉,以及最后死在湖中的无名尸,大抵便是鲁迅在告诉我们,对于陈士成来说,寻宝何尝不是和科举一样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存在呢,而他无处安放的贪婪,和文中引导他寻宝的“白光”一样,最终将他引向毁灭。

3、鲁迅对贪婪失败者的讽刺:坚持背后的贪婪,比失败更致命

由此,鲁迅《白光》这篇文章除了揭露封建社会病态的科举制度以外,也一定程度上侧面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物欲浮动之贪婪而病态的“人心”。

科举制度本来是为了替国家挑选栋梁之才,但是最后却沦为了如文中陈士成这般贪婪之人寻求财富的门路,这到底是科举制度的可悲呢?还是科举制度下,陈士成这样贪婪读书人的不幸呢?

社会能呈现一个氛围,大抵还在于人的烘托,即便没了科举制度,贪婪的人心不改,没了科举制度的社会氛围,又会好上几分?由此,鲁迅在《白光》这篇文章中对封建社会病态氛围之源头的探析,可谓是十分深刻了。

而从《白光》这篇小说之主角陈士成来看,我们无疑也深刻体会到鲁迅对于贪婪失败者的讽刺。鲁迅毫不留情地掀开了屡战屡败之贪婪失败者身上名叫“坚持”的遮羞布,一针见血地披露出了这“坚持”背后丑陋而荒诞的“贪婪”,并警告世人,这种“贪婪”往往是致命的。

亦如文中陈士成一般,许多人看似是毁于“失败”,实则是毁于坚持背后的“贪婪”,这种毁灭实在可悲,亦颇为讽刺。

而《白光》这篇文章,也能给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些许启发。我们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一方面,不要逃避失败的事实,要懂得反省与检讨,在反省和检讨中重新调整自己;一方面,不要被自己盲目的“坚持”所感动,有时候,这些不知“反省失败”的“坚持”背后,更多时候不过是人不愿面对“得失失衡”的贪婪罢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时刻警惕那蠢蠢欲动的贪婪,亦如贪婪不能成为我们奋斗的初衷一般,贪婪亦不能成为我们面对失败还依旧坚持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