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越粗打架越猛看完泰森脖子,再看李小龍脖子,終於明白了

喜歡拳擊或者武術格鬥的朋友,一定明白一個道理,在與對手對決的過程當中,出拳力量與抗擊打能力同樣重要,而其中說到抗擊打那就要提到脖子這個部位。大腦主要功能就是發出各種肢體動作信號,是人體各部位的控制室,脖子也就成了其中的重要傳輸紐帶,脖子的粗細直接決定了人體的反應動作快慢與個人抗揍水平。


有一句俗話叫脖子粗、腦袋大,那麼這人不是伙伕就是大款(富豪),具體形容的意思是比較肥胖也不愛好運動的人才會脖子粗,其實不然,可以看到眾多拳王或格鬥高手脖子粗度也是異於常人,其中要提及到的兩個人就是重量級拳王泰森和格鬥宗師李小龍,他倆幾乎是每天都進行高達8小時以上的訓練,那麼作為職業高手經常運動,為何脖子還這麼粗呢?相信會有很多朋友有這個疑問。


首先看泰森的脖子狀況,一眼望去,這簡直就是脖子比頭粗的形態,光看著就嚇人,想必泰森的恐怖重拳大家都有所耳聞,從20歲巔峰時期兩個回合戰勝拳王伯比克開始,之後的職業生涯迎來了50戰全勝,其中有44戰結果是將對手直接KO,而自己巔峰期就沒出現過敗績,對手給他一個重拳就如同撓癢癢,泰森脖子的巔峰圍度數據在53公分左右,主要練法有掌部推壓、靜力訓練、頸橋

哪怕在拳臺上與重炮手“魔鬼”福爾曼對決,泰森也能完全抵擋住,這就是脖子粗的好處,拳擊臺一場比賽下來有12個回合,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難怪泰森巔峰時從未被擊倒過,拳擊風格能這麼猛脖子肌肉也有功勞,一拳KO一個重量級拳手都不在話下。

再看李小龍的脖子,他是全世界都知曉的實戰派武術家,雖然體重巔峰時期僅130斤,但他的脖子和泰森相比之下也很粗,李小龍作為截拳道的創始人,雖然他的一秒九拳、六分之一秒一腿的攻擊速度聞名世界,但總會有被對手擊中的時候,所以李小龍也會將脖子肌肉訓練列入常規科目當中,與洪金寶搏鬥這一幕成了經典,當龍哥發力的時候,脖子上的血管脈絡清晰可見,對手絲毫動彈不得,一個寸拳能將對手打出近6米遠,達到目的其中一半要靠脖子肌肉的支持,因為發出強大的力量也需要讓脖子來承受一定的“後坐力”。

一位是拳擊臺上的世界冠軍,一位是無限制綜合格鬥的先驅者,泰森屬於重量級,李小龍屬於輕量級,而脖子同樣都那麼粗,打架格鬥都這麼猛也是理所當然。兩人對比後,也明白了脖子粗的人肯定不是那麼好惹的,小編覺得在實戰對決中,臉紅起來時人的腎上腺激素也會極速飆升,此時脖子也膨脹到最強狀態,緊張時期發出的力量是平和時的三倍左右,個人的耐力與爆發力那也將是頂峰時刻,所以說不管是業餘拳擊手還是業餘武術習練者,脖子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課,職業拳手更需注重,這樣才能在實戰中從容不迫的取得勝利,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