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顶尖高校: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1、国防科技大学,985,系统科学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软件工程A+机械工程A-光学工程A信息与通信工程A控制科学与工程A+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 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主席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学校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外国语言文学C、数学B+、物理学B+、系统科学A+、力学B、机械工程A-、光学工程A、仪器科学与技术B+、材料科学与工程B+、电子科学与技术B+、信息与通信工程A、控制科学与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B+、生物医学工程C、软件工程A+、管理科学与工程A+。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2、中南大学,98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土木工程A-临床医A-护理A+矿业工程A+交通运输工程B+基础医学B+冶金工程A+机械工程A-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哲学B-、法学B+、社会学B-、马克思主义理论A-、心理学B-、数学B+、物理学B、化学B、地质学C、生物学B+、统计学B+、力学C、机械工程A-、材料科学与工程A-、冶金工程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电气工程C、电子科学与技术C+、信息与通信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土木工程A-、测绘科学与技术B+、化学工程与技术B+、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B+、矿业工程A+、交通运输工程B+、环境科学与工程B-、安全科学与工程 A-、基础医学B+、临床医学A-、口腔医学C、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B-、药学B+、护理学A+、管理科学与工程A-、工商管理B+、公共管理B。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15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

中南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3、湖南大学,化学A-机械工程A-土木工程A-工商管理A-设计学A-电气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应用经济学B+

湖南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教学的连续性。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B+、法学B、马克思主义理论B+、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B+、新闻传播学B、中国史B-、数学B+、物理学B、化学A-、生物学C+、统计学B、力学B-、机械工程A-、材料科学与工程B、电气工程B+、电子科学与技术B-、信息与通信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建筑学B、土木工程A-、化学工程与技术B、交通运输工程C、环境科学与工程B+、城乡规划学B、管理科学与工程B、工商管理A-、公共管理B-、设计学A-。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化学、机械工程。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5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目前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

工程学、化学学科跻身前1‰,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学科进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0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45人,含教授和副教授1428人,院士1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千人计划”学者51人、“万人计划”学者20人(含教学名师3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及青年学者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

4、湖南师范大学,211,教育学B+中国语言文学B外国语言文学B+新闻传播学B数学B+物理学B化学B地理学B基础医学C-音乐与舞蹈学B美术学B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湖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7个校区,占地2744余亩,建筑面积125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哲学B、理论经济学C+、法学B、政治学B-、社会学C-、马克思主义理论B、教育学B+、心理学B-、体育学B、中国语言文学B、外国语言文学B+、新闻传播学B、中国史 B-、世界史C-、数学 B+、物理学B、化学B、地理学B、生物学B、生态学B-、统计学C+、基础医学C-、音乐与舞蹈学B、美术学B、设计学C。

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湖南师范大学设有24个学院,现招生本科专业81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语言与文化”学科群主建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学、数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等15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化学、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ESI前1%;拥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